2024-11-23 05:45:55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评论

田仲勇一郎先生的水墨情怀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6 17:42    点击量:3786    

        

田仲勇一郎先生近影

  国际在线书画频道综合报道:早在2015年9月“和而不同·东北亚书画汇”北京展的时候,我就被他的作品吸引住了:这是一幅题为《月下晚钟》的水墨画,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木掩映下有一座寺塔,暮色已起,淡灰色的云彩边,一轮圆月挂在天上,身处其境,仿佛听到了从寺庙里传来的悠长钟声。这些年接触了不少日本的艺术作品,除了日本人性格当中的细致敏感外,我从画中感受到了一般日本人很少有的浪漫情怀。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有着不同于常人经历的画家!经过采访,以及之后的邮件来往,我学到了很多,所以也很乐意把这位画家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田仲勇一郎作品《月下晚钟》(2014年)

  爱上水墨的“银行职员”

  田仲勇一郎先生1948年生于日本大阪的一户农家,是家中的长子。1971年从大阪市立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进入当时有名的第一银行工作(第一银行后与日本劝业银行合并,是当前瑞穗银行的前身)。说起和水墨的缘分,田仲先生说,小时候,家里有一面屏风,是爷爷的弟弟画的《竹林七贤》,而且家里还有狩野探幽先生的两幅山水,母亲总是根据季节轮流挂出,耳濡目染,水墨本身的浓淡和不同光线下显现的墨色浓淡,以及巧妙的笔画勾勒就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心里了。

  等成为银行职员,拿到薪水后就经常跑古董行和周边的美术馆。在大阪附近的一个私人美术馆里,见到了十六世纪初日本名画家雪村的水墨长卷,非常着迷。后来调到东京工作,有机会去了更多的美术馆和古籍书店,接触到了室町时代的墨迹,那时候领悟到:水墨就是自己人生哲学的原点。

  

在日本杂志《水墨之友》上连载的《水墨交流岁时记》片段

  成为“国际人”,水墨变桥梁

  在田仲先生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大概有四分之一时间都是在国外度过的,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人”。1976年和1980年分别在美国和阿根廷进修(美国1个月,阿根廷1年);从阿根廷回日本之后经常去欧洲出差;1983年起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银行驻当地事务所工作了3年;1992年作为第一劝业银行香港支行的副支行长在香港呆了两年半;1995年作为养乐多新加坡公司的总负责人在新加坡工作了四年。

  1980年7月,田仲先生前往阿根廷国立银行进修,后来在该银行的检查部学习如何鉴定顾客签名的真伪。那时候是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签名的笔势、书写习惯、墨迹以及飞白(干枯笔触)等。学习的时候田仲先生突然想到:这和水墨画的学习方法不正是一样的吗?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决定自己动笔画水墨画。

  第一次拿起毛笔作画是在1981年4月,还是在阿根廷进修期间,那天去参加指导老师家的宴会,主人拿出了纸和笔索画,微醉的田仲先生画下了眼前绵延的潘帕斯草原的地平线以及天边的云彩。1986年,身在委内瑞拉的田仲先生在日本人学校家长教师联合会以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的推动下,开办了名为“探求与水墨精神之路邂逅的研究小组”的水墨画教室。田仲先生说,那时候他和夫人带着三个孩子驻外,幸亏自己有“水墨画”这门“手艺”,交流的圈子不一样了,生活变得多彩而充实,那是被幸福包围的三年。

  田仲先生后两次的驻外是在香港和新加坡,因为地缘关系,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大家进行绘画的交流。认识了很多行家里手,自己的绘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998年8月12日,新加坡的更生美术研究会主办了《田仲勇一郎先生个人书画义展》,共展出田仲先生的书画作品60幅,所得款项65%捐给了公益金,35%捐给了更生美术研究会。田仲先生在随笔《水墨交流岁时记(10)》中写道:在新加坡,我终于被誉为“画家”了!压题照片上田仲先生满脸喜悦,真是性情中人也!

  

2016年9月“和而不同_东北亚书画汇”的交流会上赠画给中国友人

  水墨画中不一般的立意

  田仲先生说,虽然大学学的是经济,但是那时候不满足于经济理论和欧洲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佛教的典籍以及《论语》《老子》《荀子》等古典文化,他觉得两千年前的智慧在日本到处都是。后来到了国外,越往外走,越能意识到自己是日本人,自己是东方人,对东方古典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在国外生活,语言不同,有文化差异,如何能更好地生活和顺利地工作,更需要有生活哲学,他的很多智慧都来自对东方古典的学习。

  在田仲先生的作品里,经常能看到这两句话:“汝何看指而不视月”、“古今情一也”。第一句是有名的指月故事,出自佛典《大智度论》,是说解惑的人用手指着月亮让有惑的人看,而有惑的人呢,不去看月亮而只是看着解惑人指着月亮的手指。在生活当中,人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而“古今情一也”出自宋代诗人邵雍的《观物吟》:“古今情一也,能处又何难。识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艰。多疑亏任用,轻信失防闲。尧舜其犹病,何尝无大奸。”这也是对人的情感以及为人处世的一种总结吧。

  田仲先生喜欢的词还有“事在人为”“惜缘”“随缘”等,小学老师的那句“趁年轻多吃苦”,以及父亲说的“人间处处有青山”,这么多年也一直陪伴着他。

  

田仲勇一郎作品《涛声》(2015年)

  后记

  退休后的田仲先生每天依旧忙碌而充实。2015年4月,他担任了大阪府贝塚市清儿地区农空间保全协议会的代表,和当地的农户一起,思考今后农业的方向。另一方面,他也一直没有停止水墨画的创作,这几年他还开始学习裱画的技艺,已经能够为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了。今年9月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和而不同·东北亚书画汇”北京展上,他的作品名为《涛声》,画风和以往的水墨画有很大的区别,感觉一股力量扑面而来。田仲先生说,这是去年来北京和大家交流的结果,在交流当中他感受到了一股力量,而今年有了更多更深的交流,所以很期待自己明年的作品。我也很期待!更期待明年再次相见,聆听他的创作感受和常常令人茅塞顿开的人生哲学。(国际在线日文网艺术文化频道 供图 编辑 张西沐)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