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38:27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评论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经富春国画作品赏析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杨东志    发布时间:2016-08-08 22:13    点击量:1696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经富春国画作品赏析

  □杨东志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甲午仲夏,周日午后,雨骤风狂,百无聊赖,便心不在焉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毛泽东诗词》。当浏览到《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时,手机突然响起了微信的提示音。我顺势翻开一看,见是一个“微名”为“富春江”的在群里发表的国画作品《一枝一叶总关情》。屏声静气,仔细研读,突然心里一动。

  于是,我和“富春江”便成了未曾谋面却经常聊天的好朋友。

  “富春江”,本名经富春,素有“扬州九怪”之称。1972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供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某部主任、副所长,上校军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任中国君子画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敦煌艺术研究会理事、青岛诗书画印协会副主席、琴岛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奇石文化收藏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品收藏鉴定中心秘书长、《中国艺术家》杂志编委、《中国书画家》杂志社山东莱州创作基地副主任。作品曾被诸多文博机构、机关学校和书画爱好者收藏,并先后入编《今日中国书法》、《中国艺术经典收藏》、《中国文人书画学术作品选集》、《中国现代书画名家名作鉴藏指南》等书画大典。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站各类新闻媒体对其均有报道和专访。同时,他还被《中国书法导报》评为“最有潜质的书法家”,山东省书协、美协评为“70后书法新秀人物”。

  经富春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临池不辍,孜孜不倦。书学诸体,系统地钻研颜体、隶书、行草书、汉简和魏碑,从古碑名帖中汲取营养,并受欧阳中石、郁胜天、吴斯日•古楞等书法大家的教诲和指导;画研古今,尤其是受扬州画派影响,技艺精湛,“《虾》慕齐白石,《竹》追郑板桥”。

  这里,仅就经富春国画作品予以赏析。

  国画作品的好坏首先看“构图”。经富春的国画作品就美在构图。

  王原祁《雨窗漫笔》曰:“作画但需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若于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已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悟合古法矣”。“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者往来顺逆而已。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生发处是开,收拾处是合。行笔布局,无一不生发,无一刻离得开合者。未解其旨,断不可任意漫涂”。经富春的国画作品就是这样,他构图为要,构图思精,构图企妙,构图求新。由于他在作画尤其是画竹时,做到了“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所以其毋须过多的勾勒、刻意的渲染,那参差错落的竹子便跃然纸上,而且“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汪洋肆意”,悠然多姿。似在生长,似在拔节,似在摇曳,颇具郑板桥之遗风,让人看了心旷神怡,顿生爱不释手、手不释卷之意,甚至还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郑谷的那首咏竹诗:“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同时,也颇合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语见《道德经》第十六章。大意即: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本真生命)之道义。

  国画作品的好坏关键看“线条”。经富春的国画作品就美在线条。

  中国当代美术大师范曾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画的线是超越了写实的,以形写神,要求线条之抑扬顿挫、起伏波磔具写意性,倾注画家意匠,使线有独立审美价值。线条表现力的丰富与中国人审美领域的拓展并行不悖。线的美学标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已入高雅美奂之境。笔墨的含意则与线条相近,而且墨的地位从属于笔,这已是定论,笔可说是“线”的别称。中国画的线,乃是天生玉质不假脂粉的美人,而墨分五色之说则更表明,在中国画家看来,墨的黑色包容了绚丽的自然。经富春的国画就是如斯,他的中国画的手段与表现是以线条为主,它不但有着非凡的笔力,而且还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讲究线条的力度。他对“速度”及“情感”的表达,则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每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二是整幅画的线条与整体的节奏和韵律。他的“节奏”,是线条强弱有规律的重现;他的“韵律”,是用线时在情感上起伏运动的轨迹。他的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浓浓淡淡的线条,都是在“平均有力”的基础上,提按、转折、疾徐、轻重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进而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他充分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顾盼、呼应等,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且以长托短,以虚托实,那参错落有致的竹子,让人一看就会产生纵横开阖,有呼有应,灵动洒脱,真实自如的感觉。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吟诵杜甫的咏竹诗:“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同时,也颇合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语见《道德经》第二章。大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是互为比较的,高和下是互为方向的,声和音是互为呼应的,前与后是互相伴随的)之道义。

  国画作品的好坏根本在“意境”。经富春的国画作品就美在意境。

  笪重光在《画荃》中解释“意境”这个词语时曾经这样说:“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就是笔墨生“意象”之后再经营意象,构成一幅“真境”,意象出而意境融。经富春的国画(竹子、虾等等)就是这样,他擅长于“意象”的再经营、再创造,借以进一步深化作品的意蕴。譬如,他用苍劲的墨竹,表达自己那“高风亮节、君当如竹”的精神追求。经富春的绘画技艺也较为“怪异”,颇具“扬州八怪”遗风(也许这就是人们称他为“扬州九怪”的原因)。其象征着“虚怀若谷、正义凛然”,寓意着“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竹子画作,“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但酣畅豪放,而且凝重大气;不但古朴厚实,而且灵动飘逸,于“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中彰显出画家作为军人的特有阳刚之气,也体现出他大义凛然的侠骨柔情。基于他有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扎实的学识功底,故而其国画作品可谓“平地波澜,笔力奔放;落落大方,意蕴丰厚”,既有豪放的气势,也不失俊逸的形质。仔细研读,甚至可以让您心不由己地诵读文徵明的咏竹诗:“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同时,也颇合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大意即: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之道义。

  综观经富春之国画作品,堪称“传统风味浓厚,不失创新之意”,他在具体的创作中,“墨分五彩”,巧妙运用,体现了节奏美感,彰显了时代精神,捕捉了不易觉察的自然生机和高雅意趣,并把这一切富有诗意地描绘了出来,可谓情景融洽,契合无间,给人以“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逾矩”的感受。

  我看好经富春,祝福经富春,愿他在书画艺术之路上且歌且行,直冲九天。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