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09:55:25

海外看两会:中国的新常态,欧盟中小企业机会多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3 21:19    点击量:796    

01

  编者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2016年既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国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经济改革、"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市场发展等重大议题,都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熊猫观察》栏目特请关注中国"两会"的外国专家学者和海外华人撰写系列文章,对上述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熊猫观察原创】现在,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这对在华投资的欧盟中小企业来说,因业务领域不同,基本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总体上说,2010年至2013年,欧盟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上涨17.8%,达到171亿欧元。因此,欧盟企业对中国的长期增长前景看好,但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近年来却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机构统计,首先,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1.4%,人力成本增幅较大;其次,来自外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也在加剧。国外企业都越来越把目光投向中国,大家看好的行业也都比较接近。

  因此,短期来看,有的企业认为其在华业务可能会受到中国经济下行的影响,相对于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企业而言,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导致一些欧洲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其他区域,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当然,现阶段他们更多只是寻求新市场,尚无转移企业的想法。

  从出口角度看,欧洲中小企业则完全是另一派喜不自胜的景象。中国国内消费在经济中占比很高,过去5年来,欧盟向中国出口增长9.8%,达到1600亿欧元,中国向欧盟出口升幅为1.6%。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消费在国内经济中占比还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者对欧洲产品的需求还将加大。从欧盟中小企业中心的数据分析来看,食品饮料、化妆品和医疗仪器将成为中国消费者对欧洲产品需求最高的三大领域。

  但是,如果我们纵观全局,机械和电子设备将继续占欧盟对华出口的主体地位;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此类出口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欧洲中小企业可以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欧盟中小企业中心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工业机器人、农业设备和绿色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在德国,每一万名工人大约配备232个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每一万名工人仅配备14个工业机器人。为了吸引国外的创新技术,中国也设立了很多制造业创新中心(2020年前达到15个,2025年前达到40个)。欧盟对中国的技术转移目前仍处在初期,长远的发展空间巨大。不过,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这是部分小型技术公司较为担心的问题。

  从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能看出一个发展趋势,即中国将“走进欧洲”。四年来,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增长135.5%,达到48亿欧元,前往欧盟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也高达740万人。换言之,就算欧洲中小企业不打算在中国发展,一些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已经开始使用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可以说他们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中国。

  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品牌登陆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媒体上关于欧洲品牌产品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中欧两大经济体交相辉映,也将成为双边经贸往来的“新常态”。

  【作者简介:张建华,现任欧盟中小企业中心主任。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拥有中文和商业硕士学位。欧盟中小企业中心由欧盟资助成立,致力于为有意对华出口和在华投资的欧洲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性服务。】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