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外卖风靡大学校园 大学外卖管控拷问校园治理
发布时间:2016-07-11 08:07
原标题:大学外卖管控拷问校园治理
视觉中国供图
在高校云集的武汉地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最近都纷纷划立了“禁区”——限制外卖车辆进入公寓区。
无独有偶。北京、厦门等多地高校也先后出台了类似的禁令。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条禁令在高校引发热议:有同学为政策维护校园安全叫好,而热衷叫外卖的同学则期待学校能理解和大学融为一体的叫外卖生活。
禁令在执行中也面临诸多尴尬。多位专家呼吁:外卖风靡校园,存在即有其合理性,传统的大学管理面临新挑战,要正视90后、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该一禁了之。
网络外卖风靡大学校园
考试月的一天中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武汉大学枫园宿舍区看到,送外卖的电动车相继驶来,有时一个单元门口就有四五辆之多,领餐的同学络绎不绝。
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
换口味是大学生喜欢叫外卖的一个重要理由。湖北工业大学的小花(化名)同学每周至少要点5次外卖。她来学校已经两年多了,“闭上眼睛都能想到食堂每一个窗口卖什么”,外卖的种类要丰富得多,自己可以换换口味。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小刘的手机里装着4个外卖App。她说,叫外卖不仅能换口味,经常还有各种小优惠——众多商家竞争,在线支付奖励活动此起彼伏:有的送饮料,有的直接减现金。
节省时间,是外卖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的小罗喜欢外卖的理由是常常被长时间排队困扰。他说, 一到饭点,有的食堂里人满为患,不仅要排队买饭,而且还有可能遇到没座位的尴尬。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干部小李说,大学校园生活越来越精彩,中午是许多校内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开会时间,等会议结束,食堂早已过了饭点,“外卖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
大学校园俨然已成为外卖市场重镇。给中南民族大学送外卖的周师傅为同学们服务了好几年。他介绍,平均一天能派送500份外卖,如果遇到阴天下雨或高温天气,外卖数量还会大大增加。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抽取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10%的学生平均每天都会叫一次外卖,半数学生叫过外卖,只有40%的学生完全在食堂就餐。
来自一家市场智库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4季度学生校园市场份额占到餐饮外卖市场的26.6%。
安全和卫生隐患重重
尽管外卖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选择,但是安全和卫生的隐患也不少。
5月20日,因外卖电动车超速行驶,外卖配送员与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同学相撞于图书馆前。该男同学腿部受伤,所骑电动车受损。
华中地区某高校保卫处杨处长介绍,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内曾处理4起因外卖车辆出入校园引发的交通事故。其中,一辆无证驾驶的外卖电动车在下雨天飞驰而过,配送员一手开车一手看手机,将一位女同学撞得满脸是血后逃逸。
而在杨处长处理过的交通事故中,还有周边小区的住户带孩子进校园散步时被撞的案例。
对于学校禁止外卖车的进入这一做法,不少学生表示理解:电动车很多都是超速行驶,大量外卖电动车的出入,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虽然可能只是破皮流血的小伤,但也让人胆战心惊。
今年,“我爱南开BBS”有用户发文称,外卖小哥招呼多名同伴欲与南开大学一名学生打架,最终被人拉开。起因竟是该同学的女朋友没来得及让开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遭到外卖小哥谩骂,以至于事件从“动口”升级到“动手”。
华中师范大学的小李同学对于前不久自己亲眼目睹的一个场景记忆犹新。
经过校外的小吃一条街时,他看到一个只有课桌大的流动小摊,上面的铁板满是锈迹和油渍,小摊周围的路面上淌着散发着臭味的脏水,细看招牌,他赫然发现,“竟然也是一家外卖软件上的商户”。
对外卖意见较大的还有宿管阿姨。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位宿管阿姨向记者抱怨,很多同学将吃过的饭盒丢在楼道,不仅给清洁带来麻烦,还会引来流浪猫狗。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多所高校相继出台相应的“禁令”。中南民族大学保卫处一位负责人解释:第一,卫生安全问题。夏季食物很容易变质,外卖的食物不能很好地保证新鲜度。如果有同学吃坏肚子,责任问题校方不便确认;第二,人身安全问题。配送员等社会人士进入校园,鱼龙混杂,可能会带来各种隐患。
禁令执行遭遇尴尬
尽管众多高校纷纷推出“禁卖令”,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多所高校实地采访时发现,“禁卖令”在执行中面临诸多尴尬:部分流于形式,也衍生出一些新问题。
在武汉高校中,武汉体育学院设立外卖“禁卖区”时间较长,但多位同学反映,学校食堂少,平时训练强度大,外卖软件成了一些同学的手机必备。
该校后勤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每天中午和晚上派人在学生生活区巡逻,会劝离送外卖的车辆,“说实话,这样的做法并不彻底,点外卖的学生依然可以吃到外卖,只是比原来麻烦一点。”
中南民族大学的禁令也只执行了几天。学校职能部门在其发布平台“咨询民大”中称,阻止外卖车措施只是暂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和商家商谈,为保证学生利益,校方提出“车速要在合理范围之内,行驶的车辆要有牌有证、佩戴统一的准入证”。
尽管学校在这篇题为《what,外卖禁入校园?》的微信文章中给予了清晰的解释,阅读量也近万次,但是既有赞成的声音,反对声音也不绝于耳,有人甚至质疑保卫部门存在利益驱动。
一位高校保卫部门负责人感概:不管学校是否禁止外卖入内,都会引发同学的议论,保卫处没有执法权,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如大型活动、考试等,进行不定期的“禁行”,多让一些商家体会到“送外卖”的困难,以期慢慢减少外卖车进出校园的数量。
在网络外卖的禁止堵截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发生的保安和外卖小哥的冲突也不时见诸报端,在黑龙江、湖南、湖北等地高校,甚至衍生出保安私下收钱放行或者将外卖商品扔进垃圾桶、扣押电动车等状况。
在中南民族大学中国近现代经济研究专家王斌看来,外卖因其方便生活、节约时间等特点,加之大学生想要改善伙食,甚至认为点外卖是一种时尚的心理,使外卖在大学生中火热起来。
90后、95后大学生在学习之外,生活上的需求日益丰富化,“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王斌说,一个有需求一个有供给,这是经济学上最简单的原理。
但是,王斌认为,这种消费如果走向极端是不合理的,学生是典型的消费群体中没有经济收入的人员。其经济来源于父母,还是应该以学校食堂为主。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应该艰苦朴素,不该盲目追求这样超前的生活,加重父母的负担。
“禁止外卖学校就卫生了吗?禁止外卖学校就不会有盗窃了吗?”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吃什么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外卖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也是顺应了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完全禁止外卖是一种‘懒政’。”
王斌认为这也提醒高校:网络订餐日益成熟,高校管理也需与时俱进、更加人性化。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同时也要适应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食堂的服务质量,丰富食堂的菜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实习生 方邓超 刘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