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 "9·11"后美国最血腥枪案探因……
发布时间:2016-06-13 14:37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美国奥兰多市12日血腥枪案震惊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之为“恐怖”“仇恨”行径。凶手的恐怖之火、仇恨之源究竟何在?“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不断加强反恐,有效阻遏了外来恐袭,但源于美国本土的血腥仇杀,又该如何防治?
新华社记者从枪案中提选出四个“关键词”,并就此采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他们认为,这起有待进一步调查、定性的血腥案件,透射出美国制度、文化的“内伤”。
【“一名”】
警方在突击行动中打死了这名枪手。一名反恐官员对媒体说:“现在看,这个家伙的(枪击)行动显然没有其他任何人的帮助,他是一名单独行动者。”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认为,事件性质尚未确定,有待警方调查和美国官方的认定,而官方认定非常重要。奥巴马讲话中尽管使用了“恐怖”一词,但仍未使用“恐怖主义”。
从案情看,尽管枪手声称效忠境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但凶手是其正式成员或受其直接指令,还是思想信念上的认同,仍有待确定。储殷认为,如果是前者,就说明恐怖势力渗透美国已经成为事实,美国的反恐和安保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是后者,就说明“独狼式”袭击有扩大化趋向,这对很多国家的反恐体系都是新的考验。
正在美国出席研讨会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说,这起枪击案对美国社会震动很大,舆论还在等待对案件性质的确定。从已经透露的信息,可以得出案件的三个关键词:“独狼”、“枪案”、“仇恨”。这同此前多次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案件类似。不同的是,这是“9·11”恐怖袭击后在美国造成最大伤亡的一次枪案,如果最终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也是“9·11”之后美国本土伤亡最惨重的恐怖主义袭击。
【“公民”】
被警方打死的枪手名叫奥马尔·马丁,29岁,是阿富汗移民的后代。他在纽约出生,案发前居住在佛罗里达州,是美国公民。
枪手奥马尔·马丁被警方击毙
储殷说,“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国土安全部门加大反恐力度,让来自境外的恐怖袭击很难实现。但更难防范的,还是来自国内的恐怖袭击,即美国公民发动的袭击。这是美国反恐的一个软肋。这起恶性案件也给很多国家一个警示:如何标本兼治,应对本国公民受到极端思想影响而发动恶性袭击?这是以后全球各国安全的一个重点。
【“枪支”】
据报道,枪手案发时使用的枪支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路透社报道指,这起枪案“几乎肯定要再次引发有关枪支法律的激烈争议,尤其在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达巍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枪案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这同其枪支法案和枪支文化直接有关。因为同宪法相关,枪支问题成为美国一个长期争执不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
近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支持更严厉的控枪措施,尽管奥巴马发誓将控枪作为任内一个重要议题,但我们看到,这个问题依然无法解决。现在难,以后也难。
【“仇恨”】
奥巴马12日在白宫发表讲话说:“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恐怖的行径,仇恨的行径。我们以伤痛、愤怒和决心团结起来,保卫我们的人民。”
按照美国防恐官员提供的信息,这名枪手在行凶前声称向极端组织效忠。就这一案件,美国穆斯林团体领导人“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负责人尼哈德·阿瓦德12日强烈谴责枪手的袭击,并提醒包括政客在内的美国人,不要被这一恶性事件利用。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
储殷认为,这名枪手的宗教信仰目前不明。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移民家庭后代的恐怖行径。这就很难不被引入有关种族和宗教矛盾的争论。美国总统竞选人特朗普已经不失时机地说,他的限制穆斯林入境的观点是正确的。这起枪案惨重的伤亡也可能引发社会的撕裂,这对美国整个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都是不好的。
达巍将枪案凸显的问题称之为“美国内伤”。美国是一个崇尚多元、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在道义上没有问题,但显出现实的某种困境。比如,多元主义会产生多元阶层和多元利益,其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如针对少数族裔、“同性恋”等少数群体的犯罪。尽管美国号称包容、开放、多元,但社会内部的碰撞有时候很惨烈,很多时候表现得稳定、和谐,但深层有难以弥合的伤痕,平时看不到,特定环境下就以惨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记者夏文辉 编辑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