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9:29:26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华人学者:日媒“主题先行式”节目当然会激怒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6-06-12 10:36

  《日本经济新闻》6月12日刊登华人学者张石的文章,原题:日本媒体“主题先行式”节目当然会激怒中国人 日本TBS电视台5月23日播出一档综艺节目,名为“直击!角斗场”,邀请日本在电视等经常露脸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知名人士及50名中国人一起议论中国的伪造食品、污染及中国人的礼仪问题,节目播出以后,引起了在日华人和中国国内一些观众的极大愤慨,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等都有批判的声音,认为是在抹黑中国人的形象。中国媒体5月31日报道说:“日本TBS电视台近日播出一档综艺节目,邀请嘉宾参与讨论中国人在日本的不文明行为。然而,节目播出以后,许多被邀嘉宾纷纷在网络上澄清,所播出的节目与录制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播出内容严重以偏概全,误导观众。而这一严重抹黑中国人形象的节目播出后也引起了在日华人及一些网民的愤慨。”

  笔者也看了这个节目,其中涉及的内容的真伪暂且不论,但是对于这种“主题先行式”的节目制作方式笔者不敢苟同,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以“主题先行式”的方法报道或制作节目是一大忌,这会严重动摇媒体的真实性和信用度。

  在这档的节目的开始,就定了三个主题,就是“中国的伪造食品问题”、“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人礼仪欠佳”的问题。

  一旦主题定了下来,就必须为了使这个主题立得住脚去寻找论据,这样就会使节目和报道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并用这个视角对所要采用的素材取舍,既然是一定要说中国和中国人不好的主题,当然好的素材就会一律不用,而这档电视中所播放的素材基本也正是这样。

  而笔者作为一个媒体人,在自己的采访实践中认识到:必须以一个完全没有先入观的心态去面对事实,尽量不用自己的感情去左右采访的过程,在做批评采访时,一个要把当事者双方都要采访到,因为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所说出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无论是针对日本人或针对中国人的几乎异口同声的媒体的批评报道,笔者都有通过亲身采访,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并作出完全不同报道的经验,因此笔者在采访前在心态上力求做到“虚己从人”,认真倾听事实后,经过分析作出切近事实的结论。

  笔者想TBS的这一档节目就犯了作为媒体的大忌,也就是“主题先行”。节目中用了一段“中国游客泰国吃自助餐疯狂铲虾”的视频,这段视屏在3月曾在中国互联网上疯传,疯传的视频长32秒,地点为泰国清迈一家酒店的自助餐厅,画面上中国游客疯狂用盘子铲虾,而且有的一次带走两三盘,但是据2016年3月20日的《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北青报记者致电泰国曼谷王权免税店,一位工作人员回应道,视频中的餐厅是泰国王权免税店的自助餐厅——Ramayana Restaurant(拉马亚娜餐厅),但并未透露具体是哪家分店。

  随后,两位在泰国曼谷王权免税店从事热线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受访中也均表示,已经通过互联网看过该视频,这则视频记录的情景的确是发生在王权免税店的餐厅。当记者追问发生在王权免税店哪家餐厅,两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公司的秘密。”

  对于王权免税店自助餐厅的价格,上述两位工作人员称,不清楚相关价格,因为中国游客用餐一般都是通过旅行团订的。而对于视频里游客的行为,上述两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同时,这家报纸也采访了一些当时的当事人等,“一名去过泰国旅行的,化名杨明娜的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取餐台上很多菜没了也没有及时添加,但是虾会一直续加,比较充足。所以基本上每桌都会拿虾,但餐台处夹子不够用,基本都用盘子抄一盘”。

  另一位游客李先生曾在2014年12月去过这家餐厅。据李先生回忆,当时他进入餐厅后,看到餐台上的菜品所剩无几,“有汤的只剩下汤水,菜剩下几根,炒饭只有角落里还剩一些,而且都是冷的”。在餐厅转了转后,李先生看到有服务员上了虾,“之后很多人都去拿虾,不一会儿就没有了”。此外,李先生称,餐台上只有两个夹子,但是拿虾的人多,所以有人会用盘子盛。

  为什么视频里的游客显得十分着急,看起来像是在争抢虾?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那家餐厅游客特别多,要进去吃饭还得在餐厅门口等一两个小时,有空位才能进去吃。而大概吃了半个小时后,导游就会来催促他们离开。”

  当然笔者也不能确认《北京青年报》所报道这些当事人的说法是否真实,但是其认真采访当时双方当事人的做法笔者是首肯的,而TBS作为日本的一家著名的报道机关,是不是应该把两方面的说法都进行报道呢?这档节目还举了许多中国人“礼仪不佳”的问题,但是很多是某个日本人叙述的事情,而影像也有很多是电视台找演员“再现”当时的情景。这些日本人的口述是否经过采访加以证实?不得而知,如果经过了证实,为什么没有被批评者在电视中谈当时具体情况的场景?如果没有经过证实,那么怎么能把仅仅是耳闻的事情当做事实加以播放呢?

  笔者也专门就此问题采访了TBS电视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有关中国游客泰国“吃自助餐疯狂铲虾”的视屏,他们是否对视频的内容进行核实?第二就是节目中举出很多中国人“礼仪不佳”的问题,但是相当多的是某个日本人叙述的事情,是否针对这些日本人的叙述,找到了被批评的中国人进行核实?他们的回答是:不回答有关制作过程的问题。

  日本媒体这种“主题现行式”的报道,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几年前,曾有一名日本媒体的记者打电话说:我们想进行这样一个报道,就是因为日本的监狱里很人道、很舒服,所以来日的中国人根本不怕进监狱,进行犯罪也没有什么顾虑,所以犯罪就多,您能不能提供一些素材?

  虽然这位记者这样说,但是笔者经常接到一些在日本监狱里服刑的中国人的来信,多数是谈他们对日本监狱的不满,和这位记者所说的不同,再者就是这种“主题先行式”的报道方式,不符合以真实为第一标准的报道原则,因此笔者回绝了她,并告诉她:我从来不做主题先行式的报道,也不会配合这种报道。

  佛教经典《涅槃经》卷三和《长阿含经》卷十九中有家喻户晓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些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一个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萝卜。”另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他嚷道:“不对,你说得不对,大象明明像一把大蒲扇嘛!”而摸到了大象头的人说像石头,摸到了鼻子的人说像根棒子,摸到脚的人说像臼,摸到背的人说是像床,摸到腹部的说如瓮,而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人说:“它只不过像一根草绳一样。”

  如果我们对一个族群的整体去进行报道,并采用“主题先行式”的报道方式,会由于报道本身事前被限制在一个片面的“点”上,很容易让读者或观看者得出“盲人摸象”式的结论。(作者:张石)

  张石:

  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