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8:31:37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

从史上最火到监管趋严 A股融资理性回归
发布时间:2016-06-12 10:28

  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以来,在A股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的情况下,融资及再融资也随着股指波动而起伏不断。

  2015年上半年,A股融资市场在股指暴涨的助推下一度热火朝天,融资额呈现出“一飞冲天”的态势;而下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低迷震荡,IPO“哑火”,增发则在第四季度创出融资新高,但频繁破发所带来的下调发行规模和增发“流产”却成为常态。整个2015年,在上半年IPO冲高和下半年增发火爆当中,A股的股权融资实际募资规模达到15216.76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伴随着股指波动逐渐减小,以及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A股融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化。

  融资再融资火爆

  去年,A股融资以及再融资在整年看来都很火爆。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在牛市的带动下,各路资金跑步进场,共同分享牛市的盛宴,融资再融资风生水起。而下半年,股灾的到来使得IPO一度暂缓,随后,新股发行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再融资则是依旧火热。

  全年来看,整个2015年的股权融资的募资规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5216.76亿元,较位列第二的2010年的 9644.87亿元募资额超出逾50%。

  史上最火的融资是如何发生的?新股发行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2015年上半年伴随着牛市开启,IPO市场异常火爆。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共有193家上市公司完成IPO,融资总额达到1465.573亿人民币。随着大盘上涨,新股发行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IPO的热情在5、6月份达到顶峰。Wind数据显示,5月和6月分别有44家了48家公司完成了A股首发,其中,6月成为2004年始发行IPO数量最多的一个月,当月新股募集资金更是高达641.318亿元,几乎快要超过2014年的募资规模。如此大的募资规模少不了“巨无霸”的贡献,其中仅国泰君安证券IPO募集资金就达到301亿元,单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

  除了新股发行这一融资渠道外,牛市的到来也让定向增发市场越发火爆。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共有322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募集资金达到5402.68亿元,相比于2014年有了显著的提升。与新股发行类似的是,定向增发公司数量和募资规模也在6月份达到了最高点,6月,共有67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实际募集资金达到1769.181亿元。

  月满则亏,2015年上半年,在牛市的带领下,融资再融资额“一飞冲天”,热情高涨,但是6月的股灾给热情似火的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伴随着股市的震荡,IPO也一度暂缓,7-10月,新股发行被“速冻”,而在11月恢复IPO之后,IPO也没能迅速“解冻”。除了12月,其他时间的IPO数量有了明显减少。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整个2016年新股发行家数为58家,募集金额为27650亿元。恢复IPO后至今,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数为66.006亿元。

  相较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另一些企业另辟蹊径,通过并购重组来完成资产证券化和融资,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A股市场上发生了共79起以借壳为目的的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涉及交易金额高达5505亿元,其中更是不乏交易金额巨大的资产重组,百亿级别的估值逐渐面世。

  相比于股灾对新股发行的打击,上市公司对于定向增发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数据显示,自下半年共有535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其募集资金总额达到8189.055亿元,而2015年12月更是定增的高峰期,在一个月中,共有155家上市公司发布增发预案,其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324.367亿元。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完成现金定增的公司家数为175家,合计募集资金2336.63亿元;去年同期,完成现金定增是 189家,合计募集资金2722.5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不管是从完成定增公司家数,或是完成定增规模来看,都没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再融资受挫

  虽然不少上市公司的确需要增发融资来为企业“输血”,但是伴随着下半年A股市场发生变化,自去年7月开始,调整定增方案和放弃再融资也成为了上市公司常态化的选择,暴跌之后,市场对于再融资更加谨慎。

  这是因为,股指不断下滑,定增价格不断被击穿,市场上股价倒挂现象频现。数据显示,在最近一年实施完成定增的633家公司中,有283只个股出现过破发,截至2016年6月6日,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110家,占比约17.38%。

  为了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调整增发规模。6月的股灾对于调整定增的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的。数据显示,仅2105年7月就有15家上市公司宣布调整定增方案,并呈现不断提速的趋势,调整内容方面,有的是降低定增发行价格,有的是减少定增募资金额,其中有的公司的定增价格进行了大幅缩减。

  “面对定增价格破发的尴尬局面,在现行市场规则条件下,价格倒挂的公司只能选择通过大股东增持或者调整定增方案的来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

  例如,今年5月15日北方创业公告称,决定对发行价格进行调整,下调比例为28.12%,调整之后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13.50元/股*(1-28.21%),即为9.71元/股。公司方面表示:“鉴于上市公司本次交易首次停牌日(2015年4月13日)后我国A股资本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相比最初确定的发行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走势已触发本次重组方案中发行价格调整机制。”

  资本市场的变化不仅使调整定增规模得案例不断增加,也有不少定增半途而废,资本市场的变化成为了上市公司放弃定增的主要原因。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两市有50家公司终止了增发计划,而今年以来,放弃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2016年A股累计有131宗定增预案停止实施,涉及90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周有5-6个定增标的的项目被停止实施。其中,仅有约21%的定增标的因收购重组标的难以达到收购条件、与标的公司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而叫停并购重组预案。

  走向理性化

  上市公司主动放弃定增,多是由于市场变化,但是除了因市场变动而放弃定增外,今年以来,监管层不断加强对定增的监管也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更加审慎地对待这一事项,再融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化。

  有报道显示,去年10月底召开的保荐代表人培训会议上,监管层强调了三条关于非公开发行的窗口指导意见:一是长期停牌的(超过20个交易日),要求复牌后交易至少20个交易日后再确定非公开基准日和底价。鼓励以发行期首日为定价基准日,这类交易如审核无重大问题,直接上初审会。二是董事会阶段确定投资者,投资者涉及资管计划、理财产品等的,要求穿透,人数不能超200人,不能分级;三是募集资金规模最好不超过最近一期净资产,募集资金可以补充流动性,但要测算合理性,测算过程可以用过去几年最高的收入增长率。

  随着监管层态度的变化,上市公司的定增方案也迅速产生改变。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月份共有102家上市公司公告定增方案,其中有近80家公司采用竞价方式,占比超过75%,相比于1月仅56%的公司采取竞价定增,显然增加了不少。

  综合Wind资讯和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24日,公布定增预案的605家上市公司中,有117家上市公司是定增跨界收购。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放弃并购重组的公司中,有33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涉及跨界。

  6月7日,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并购重组委审核结果公告,暴风集团(300431.SZ)通过发行股份方式,作价31亿元收购三家公司的申请未获通过。审核意见为: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身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的暴风集团拟定增收购的三家公司为稻草熊影业、甘普科技和立动科技,所属行业为影视行业以及游戏行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近日表示,证监会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履行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情况,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信息披露监管,对违法违规事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巡视员兼副主任赵立新日前也指出,证监会将进一步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息披露规则,鼓励公司自愿性、差异化的信息披露,严厉查处信息披露不真实、“忽悠式”重组、不履行承诺及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5月27日,上交所和深交所联袂发布有关上市公司停复牌的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停复牌新规,严格控制停牌时限,并细化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和延期复牌程序要求。市场人士认为,这对于“忽悠式”重组、“接力式”重组等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将大大减少不切实际的重组行为。

  IPO方面,5月16日至20日的一周,被称为IPO审核的“噩梦一周”。当周审核的4家IPO企业,有3家未被否,当周过会率骤降至25%。在投行人士眼中,从被否决的案例看,注重信息披露要求,关注持续经营能力,未来新股审核或“风声会更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