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地表水近一成为劣五类
发布时间:2016-06-03 08:21
环保部今天(2日)发布的《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
公报称,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
目前有48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2.5%,酸雨频率平均为14.0%,酸雨类型总体仍为硫酸型,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
水质方面,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8.8%。
以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单元,潜水为主的浅层地下水和以承压水为主的中深层地下水为监测对象的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9.1%,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0%,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6%,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
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取水总量为355.43亿吨,达标取水量为345.06亿吨,占97.1%。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分别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2.2%、1.7%、1.3%和2.1%。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全国308个开展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平均为92.4%,比2014年上升1.1个百分点;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平均为74.3%,比2014年上升2.5个百分点。各类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均高于夜间。
全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相应限值。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约14703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14247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面积9649万公顷。
全国有30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与往年相比,因灾死亡人口减少76%,为历史最低;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倒塌房屋分别减少46%、45%、85%。全国旱情总体偏轻,全年耕地受旱面积、人畜饮水困难数量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与常年相比,作物受灾面积、因旱粮食损失、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分别减少52%、51%、65%。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入春以来,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进入夏季,北方重点林区雷击火一度急剧高发;入秋,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多;入冬,北方气温偏高,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强度弱。预计本次超强厄尔尼诺将继续衰减,但对气候的影响仍将持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