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12:28:00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洋食品市场存乱象 山东新规要求下月起须标明中文标签
发布时间:2016-05-24 11:40

  如今,各式各样的进口食品走俏市场,即使价格不菲,也阻挡不了“吃货”们尝鲜的热情,甚至有不少消费者在食品选择上还有“进口情结”。但是面对通体外文、品牌繁杂的“洋食品”,您是否难以看懂,担心产品“血统不纯”呢?进口食品琳琅满目,海外代购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当如何选择?

  日前,省食药监局下发《山东省进口食品市场销售规范》,6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为进口食品的经营者资质、合格证明查验、中文标签和说明书等立下“硬杠杠”。我们期待着进口食品市场能走向更为规范、更让人满意的明天。

  政策解读

  一包薯片也得有三份“身份证明”

  遇到外包装全是洋文、产品说明书看不到一个汉字的进口食品,不少消费者就有这样的揣测:“质量靠谱吗?会不会是山寨货?”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会被一些“山寨进口食品”欺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口食品标签标注不明了不规范,让消费者很难获取准确信息。

  “食品标签如同食品的脸面,进口食品尤其如此,消费者需要通过中文标签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处负责人表示,新《食品安全法》以及我省出台的《规范》中,都强调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且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还应注明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等信息。“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除了一目了然的中文标签之外,进口食品要想在国内畅行无阻,还需具备至少3份证明文件。该负责人表示,经营者销售进口食品,必须查验留存《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随附合格证明材料;必要时查验留存进口食品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以及税收证明单据等材料。“小到一包薯条、一罐蜂蜜,都必须具备以上材料,并且材料标注项目应当与进口食品的实际状况相符。”

  食品进国门要过几道关?

  验明正身

  提交材料 审查合格

  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口商须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规定检验合格才准许进口。

  取经路上,如果唐僧没有证明其身份的“通关文牒”,即使长得再英俊也寸步难行。

  持证通行

  中文标签 标识全面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是允许其进口的必要条件。

  入乡随俗,进口食品到了中国,总要有个中国人都看得懂的身份标签才能畅行无阻。

  反馈登记

  记录销售 汇总信息

  对于市面销售的进口食品,要求进口商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生产或进口批号、境外出口商和购物者名称等内容。

  有过“海淘”经验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运输成本高、货源地不详等因素,退换货几乎“零可能”。

  监管现状

  海淘、代购食品监管还在路上

  微信朋友圈常被各种代购零食、奶粉等食品信息刷屏。通常市面在售的进口食品都会有报关单等证明文件,经过官方检验检疫。而这些海淘、代购的进口食品往往未经检验检疫,他们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呢?

  记者搜索多家大型网上购物平台发现,线上进口食品不仅种类多,而且价格很实惠。微商“娅小娅”代购的美国原产巧克力售价69元,而线下商超内均在百元以上,不过其产品全部为外文。

  目前正是榴莲上市季节,不少“榴莲控”也在四处寻觅最好吃的榴莲。记者发现,在很多网店虽然打着榴莲“泰国进口”、“马来进口”、“产地直供” 等字样,但实际上除了贴有一张看不懂的外文标签之外,却无法提供任何准入证明信息。并且记者发现,网上很多号称“官方授权”的进口食品店铺并没有授权书,更少有卖家能提供检验检疫等文件。“根据相关规定,未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附加标签、标示带或者说明书等,标明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等内容。”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处负责人表示,标识所用文字也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识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显著。

  “朋友圈和网上的‘海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海外代购,境外买手根据消费者要求在境外购买商品,通过快递或直接携带回国。再者是跨境网购,消费者直接登录海外购物网站,通过转运公司代收货物转寄回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商告诉记者,做代购进口食品的人大部分都是代理,其实卖家自己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有保证。“有的将国产货穿上‘洋马甲’,为的是卖高价牟暴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网络食品经营仍处于监管困境中,不过其任性的日子也即将到头了。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15年8月公开征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意见,意见稿中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也需担责。若正式文件出台,对于网络食品经营者以及第三方平台来说,无疑会带来不少约束,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网购食品时有了更多的保障。

  市场调查

  同款不同价 冒牌假货多

  进口食品市场水挺深

  日前,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大型商超、进口食品专卖店以及小型食杂店了解到,进口食品市场“水很深”,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同款食品价格大不同

  “这种德国生产的巧克力饼干‘海淘’的话不到20元,而在超市里买要多花一二十元。”喜欢囤零食的李女士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购物经验。

  记者随后分别在我市一家商超和一家进口食品专卖店内,找到了这款德国产的饼干,分别标价为38.9元/盒和30.5元/盒。同一款产品,两个实体店的销售价格也相差近10元。采访中,记者发现,同款进口食品存在价差的现象确实存在,相差几元至几十元不等。比如一款名叫张君雅的点心面,在西城 GBF超市中售价6.5元,而在其他商超,这款商品的售价在9.9元至12元之间。

  “除却必须的关税之外,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这个流程中经销商经历的环节多少。”58同城一位进口食品代理商徐先生告诉记者,总经销商把进口食品引进国内,若没有能力直接做到流通领域,就得找下一级的代理商分销,有的甚至细分到地区级。“每经过一级分销商,各自都会增加一层利润,起码里面有20%的运作空间。”

  现象二相比国内食品“寿命长”

  日前,记者随机从商超选购3种同类别的进口食品和国产食品,相对比发现,进口食品的保质期普遍较长。并且记者发现,由于个别进口食品售价较高,鲜有人问津,不仅外包装看起来比较“沧桑”,保质期限更是临近,被商家归入“促销阵营”。

  “由于漫长运输、入关检测等原因,进口商品出厂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上架销售,所以必须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产品加工工艺、密封包装、运输及储存条件等。“比如牛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135℃以上的高温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并且加之密封度较好的包装,完全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不过也有营养界人士表示,虽然保质期内不影响食用安全,但时间越长其营养价值可能越低。

  现象三国产食品“冒充”洋货

  何为进口食品?顾名思义,就是非本国生产的食品。可记者走访发现,有些进口食品生产地址却在国内。“本来为了尝鲜,花高价买了盒‘进口果汁’,比同类国产货贵了3倍多。可买回家后仔细一看,标签上竟然标着产地是汕头。”市民刘女士向记者吐槽。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我市一家超市进口食品专区,一款儿童蛋卷的标注为韩国进口,实际产地却在珠海。超市工作人员对此解释,“有的食品生产配方或者原材料是国外的,或者是进口食品公司委托国内生产商生产的,所以都可以作为进口食品出售。”

  记者了解到,市面在售的“进口食品”大概有3类,一是生产、包装都在国外进行,加贴中文标示后在国内销售;二是国内厂商到产区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处理、分装、销售的;三是注册商标在国外,但产地难以确定的。

  “严格意义上,只有生产、包装都在国外的,才属于真正的进口食品。”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曾公开表示,在我国某些地区有山寨进口食品的一条龙服务,但从食品的外包装上基本上无法分辨。

  小贴士 进口食品如何选

  前不久,广受关注的“越南酸奶”被查验属于来路不明的走私品。市食药监局专业人士提醒,购买进口食品时,首先要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查看配料表、原产国或地区、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及营养成分表等;其次查看产品是否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证明;再者还要查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购买时索要并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拨打12345、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网传靠条形码鉴别进口食品并不靠谱,其仅代表条形码申请地,并非指食品原产国。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商超购买,网购要多一份小心。(记者 范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