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锐摄影的别样风景
发布时间:2016-05-20 20:52
▲潘辰作品《藏》。
◆胡潜作品《矩阵》。
5月15日下午,“不声而语——影像新锐十一人联展”在成都某摄影俱乐部举行,11位参展摄影师多为80后、90后,刮起了一场关于“新锐摄影”的青春风暴,现场观众也不断发出“还能这么拍”“看不懂”之类的感叹。
作为国内摄影的“重镇”,成都涌现出并聚集着一大批优秀摄影师。这些年轻后辈的“新锐摄影”,又展现了怎样不同的风景?
参展作品不全是拍出来的
“不声而语——影像新锐十一人联展”开幕后,策展人程卓在展厅里四处溜达,观察现场观众的反应。
他发现,“张剑的作品观众最多,但基本上分成两种:感觉自己看不懂的,以及可能看懂了却不说话的。”张剑的10余件作品,要么黑乎乎一片不知道是什么,要么构图违背正常的审美习惯,有些索性连对焦、曝光都不准确。青年摄影人甘森评价道:“我觉得他的作品是‘反摄影’。”
张剑的参展作品,至少还呈现了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的场景,不少参展作者却通过照片“给自己造了一个世界”。
蒋彦辰的《目》系列采用19世纪的蓝晒工艺,制作了一批能够持久保存的蓝色照片。每件作品都拼贴了肢体、面具、绳索等不同元素,同时都出现了一只乃至数只眼睛。“我想表达的就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胡潜的《矩阵》系列,底部是正方形的风景、人像,画面中央拼上三角形的星空或海景图。“观众怎么理解无所谓,我不喜欢给作品‘找意义’。”而何博的参展作品,甚至连“拍摄”行为都取消了。他找来一些感兴趣的老照片,请朋友们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软件将字迹“抠”出来附着在照片上。然后依照朋友们的感受,搜寻一些相关的图片组成第三幅作品。
“审美”并非唯一评判标准
成都摄影历来享有盛誉,前有“风光摄影三杰”王达军、王建军和袁学军,“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肖全;今有阿斗、张克纯、骆丹、黎朗等中生代佼佼者,颇具盛名的“三影堂”摄影大奖曾连续5年被成都摄影人摘得,以至于形成了业内津津乐道的“成都摄影现象”。
程卓告诉记者,与这些摄影师不同,参加此次展览的成都摄影人,有不少出自北京电影学院、川音成都美院、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的摄影专业。“‘学院派’摄影师接受了系统的影像艺术教育,对国外摄影大师的风格和作品更加熟悉,这使得他们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的摄影语言。当然,他们的生活积淀目前还相对较少,但这个可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来弥补。”
之所以用“新锐”命名展览,也是看中参展作品的实验性,以及摄影师尚未定型的个人风格。“借助高档的摄影器材,精致的‘大片’其实很容易拍到。我更关心如何表现自己的独一无二,可能有人会说形式大于内容,但我觉得无所谓。”胡潜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不会评价作品‘好不好’,而是说自己‘喜不喜欢’,以免将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任教于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的何博认为,对于“新锐摄影”而言,“审美”可能并非唯一的评判标准。“对焦、曝光、构图可能都不重要,你所采取的‘实验性’摄影语言是否有效,是否能通过作品准确传达意义,这才是最应该关注的重点。我们的建议是,不要拍那种‘好看的坏照片’。” (记者 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