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改革“瞄准”四大差距 学部内可自由转专业
发布时间:2016-05-03 16:17
●学部内可自由转专业
●鼓励建设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
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市被确定为“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他们出台的任何改革措施都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并被解读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近日,北京大学在校内信息门户网站公布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及《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改革直指本科教育。
可自主申请转专业,鼓励自主选修
总的来看,北大此番改革瞄准的是自己在“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上存在的四个差距。根据《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的表述,这4个差距分别是: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跨学科学习中受到诸多限制,个性化发展需求未能得到更好地满足;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存在师生互动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等问题;通选课体系侧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在价值观、批判性思考和人格素质的全方位养成等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校的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高效,院系和师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活力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针对这四个差距,北大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呢?
首先,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除教育部规定和北大招生录取时明确不能调整专业的情况外,在校本科生可以在第一学年末或第二学年末自主申请转专业。原则上,学部内可以自由转专业。所谓学部,是指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另外,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各院系本科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全校本科生在专业教学计划和院系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显然,这些措施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和多样化的专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发现志趣,发挥潜力。
其次,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动力。一方面,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学生在完成各专业毕业所需最低专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自主性深度学习,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结构。同时,条件成熟的院系可通过设立“荣誉学士学位”和相应的制度,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实践创新。
这些改革措施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非常关注兴趣、个性、激情、潜力这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支持跨学科
为了实现这些改革,整个教学系统和培养方案都要发生重大的变革,而本次改革方案中也有大量的篇幅来构建这些任务。这包括:
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包括4个部分,即通识课程与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限选课程、专业选修课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四部分比例原则上为3:2:3:2)。
设立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培养跨学科人才。鼓励学部、院系、研究中心及教师团队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跨学科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微专业、跨学科系列课程或课程模块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实现卓越教学。鼓励院系通过开设平行班、滚动开课等措施,减小班级规模,加强教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鼓励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批判性思考、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设立“北京大学卓越教学奖”作为学校教学领域最高荣誉,以表彰为北大本科教育积极奉献、教学水平优异的教师,分享推广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追求卓越的教学氛围。
北大此次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为理念,使学生在北大获得最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为此,北大提出要把本次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放在院系,核心则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内在潜力。
“总的来看,这些改革措施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人才培养理念与制度上的重要改革。”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如此评价。
(本报记者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