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节水产业创新发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谈发展节水产业
发布时间:2023-11-16 21:28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大力推进节水产业创新发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谈发展节水产业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11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作为新兴产业,节水产业的现状如何?发展节水产业面临哪些难点和堵点?如何推动节水产业创新发展?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
我国节水产业初具规模
问:我国节水产业现状如何?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持续提升。2022年与2012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6.5%、60.4%。
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初具规模,涵盖农业节水灌溉、工业废水处理、生活节水器具、管网漏损控制、污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智慧节水等领域,基本形成了从研发设计、产品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服务管理的全产业链条。其中,节水服务管理又延伸出节水运营、技术、信息、金融等多个方向。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工业节水改造、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节水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大力支持节水产品、技术、装备研发,遴选发布160项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公布219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涵盖14个主要用水行业。
二是坚持“两手发力”,建立健全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培育和发展用水权交易市场,持续推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倒逼提升节水实效。
三是推进节水机制创新,推行水效标识制度,推动将节水认证纳入统一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实施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2019年至2022年共遴选发布271家水效领跑者。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十三五”以来推动全国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559项,吸引社会资本84.6亿元,节水量约3.48亿立方米。
节水产业发展还需持续发力
问:发展节水产业面临哪些难点和堵点?
答: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些行业和地区用水效率不高,节水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
一是内生动力不够强,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尚不健全,节水领域民间投资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二是行业竞争力不足,我国节水企业总体呈现小、少、散的特点,具有社会广泛认知度、品牌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龙头节水企业较少。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节水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融合发展尚不充分,节水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较低,节水产品技术含量和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大力推动节水产业创新发展
问:如何推动节水产业创新发展?
答:水利部将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全面推进理念、制度、技术、模式创新,健全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构建节水市场调节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理念创新。深化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树牢节水优先理念,聚焦农业、工业、城镇节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探索智慧节水、深度节水、精细节水路径,为节水产业发展拓展新思路、开辟新领域。
二是制度创新。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用水定额、计划用水、节水评价等制度,健全节水激励机制,推动出台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节水支持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节水产业。
三是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节水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研发,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深度融合,加大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力度,推动实施重大节水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节水骨干企业。
四是模式创新。在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工业、高耗水服务业、农业灌溉、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推广“节水贷”等绿色信贷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借力多元化模式创新为节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