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难关、跃高原: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保证
发布时间:2016-03-17 19:47
【光明论 全球治理青年学人】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贾中正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从容地用诗意的语言答道,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他强调,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这给世界带来的会是一股暖风。
暖风因何而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正在遭受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影响,但2015年GDP增长率仍然达到6.9%,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增长质量亦不断提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约占全球15%的经济份额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在所难免,但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和长期性因素正在不断改善,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保持中高速增长将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显著表现为农业和工业占比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过半,已从2000年的39.8%升至2015年的50.5%。其中,云计算、新能源技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背景下,这种此消彼长的产业结构调整短期内虽使经济增速放缓,但在长期却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内需驱动增强使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从过去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向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投资和净出口。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同比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文化、旅游、健康等服务型消费持续升温。稳步提升的可支配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连续3年超过GDP增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品质持续提升,规模庞大的中高收入阶层成为中国内需拉动的中流砥柱。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中国出境人数达1.2亿,包括旅费、住宿费和购物费在内的境外消费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7000亿-8000亿元用于购物,从主要购买奢侈品牌、高档品牌开始转向高质量的、性价比合适的日用消费品。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之一即是实现由企业等供给端为最终消费的需求端提供更加精细、更高品质的差异化商品,以满足有效需求,如果能将如此巨大的消费规模吸引留在国内,必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再添动力。
科技创新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关键支撑。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财税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增强,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原创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产出硕果累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201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4%。若按汇率折算,研发经费投入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也屡创新高,现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研发经费投入水平的提高为科技创新夯实了基础。与之相应,中国专利申请受理数也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专利的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和国际排位的提升均反映了中国科技产出能力、水平和效益的日渐提高,这将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有力支撑。
人力资本提升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人力资本反映了人的知识、技能积累和创造能力,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受教育程度。根据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5》显示,1985-201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6年增加到9.9年,实际人力资本总量增长了4.8倍。当前,在“人口红利”持续下降的趋势下,人力资本增长带来的“人力资本红利”释放将使经济的潜在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除此之外,不断改进的制度建设、分工深化的市场规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也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随着传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内需驱动持续增强、结构性和长期性因素不断完善,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源源不断,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亦将更加稳定、更加健康、更具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