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混进班级群冒充班主任收“资料费” 13名家长中招
发布时间:2019-11-29 16:23
“班主任”微信群收费 13名家长被骗4654元
为了方便及时发布通知或发送作业信息,不少幼儿园、中小学老师都会创建微信班级家长群,这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骗子先混入群,再冒充班主任在群内发送“收取资料费”等虚假信息,不少家长未过多核实上当受骗。
骗子冒充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
日前,市内某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孙老师来到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谢家湾派出所报警称,有人冒充自己在班级群内收取资料费,13名家长被骗近5000元。
有13位家长扫码上当
本月11日,一个自称“高某某的奶奶”的微信用户申请添加孙老师为好友,由于班内正好有一名叫高某某的男孩,孙老师就同意其好友申请并将其拉入班级群。添加完成后不久,孙老师就忙着给孩子们分发午餐,并没有过多关注微信上的信息。分发完午餐后,孙老师发现新添加的“高某某的奶奶”已经将头像换成了与自己一样,在班级群内的昵称也改成了“班主任孙某某”,并群发了一条信息。
“通知:各位家长下学期新增的语文数学资料费358元(其中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元,复印费18),收到的家长请现在缴费过来后截图发到群里面(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我统一登记,感谢家长们的配合。”
接着这位“班主任孙某某”又发布一个二维码让家长扫描付款,陆续有多名家长扫描了二维码。孙老师看到该信息后马上提醒家长,自己并未收取资料费,发通知收钱的人是骗子,不过当其查看群成员时,骗子已退群。
孙老师随后在微信群内核实,共有13名家长通过该二维码转账,被骗金额4654元。当天下午,孙老师来到谢家湾派出所报案。
要当心骗子打时间差
谢家湾派出所民警马法力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班主任收取资料费的骗局。近日,多地警方接到大量报警,有骗子悄悄潜入各个班级QQ群、微信群假装班主任,以收取资料费、补习费为由进行诈骗。
不少家长就纳闷,骗子是如何混进班级群的呢?
民警解释说,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还有的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群收款该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警方提醒
不要轻易公布班级群
警方提醒,要预防这类诈骗手法,首先家长和老师们不要轻易在QQ或微信上公布和泄露班级群的信息,其次应该对于入群人员进行仔细甄别: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目前,民警已立案侦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记者 谭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