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宏观审慎管理一体框架尚在研究中
发布时间:2016-03-12 11:39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2日(星期六)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人民日报社证券时报记者:过去一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比较大的振荡,有分析认为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交叉影响可能对此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国央行一直在强调宏观审慎管理,也在对金融监管改革、体制改革、联合监管进行尝试和探索。我想请问周行长,我们理想中的金融监管体制是怎样的,中国央行在其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
周小川:对于监管体制,包括货币金融宏观调控、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以及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稳定职能,这之间的分工体制究竟怎样,从全球来看,不满意比较多,发现问题缺陷比较多。至于是不是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理想目标,心目中是什么样觉得最好,我认为这个事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在讨论和研究中。研究基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过去出了什么问题,刚才点出来了,大家看到金融市场出了问题,哪些地方监管不足,哪些地方有漏洞,提出这些问题,觉得应该朝哪个方向改进,能够克服解决这个问题,也包括提高效率,加强协调。再一个主要方向是从国际经验看,因为中国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国家,人家金融业搞得年头比我们长很多,他们的经验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也不巧,从国际上来讲,08年这一轮发生危机之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很多,怎么解决大家也在探索。目前出现了新的倾向,就是如何搞好宏观管理、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等,也包括金融基础设施,这些怎么处理也在探索之中。我鼓励大家都去注意研究这个问题。
现在来讲,是不是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个人还在研究思考这个问题,还谈不上已经有很明确的理想目标,也在听取各个方面提出的意见。全球的央行比较强调价格稳定,就是保持低通货膨胀,但有时候价格很稳定,经济照样出别的问题,比如出现次贷危机,以及出现问题以后,金融稳定的职能在运行过程中也不见得做得很好,所以这都是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