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
发布时间:2019-03-09 19:17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就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这次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石泰峰:党中央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宁夏这样的欠发达省区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不足是宁夏最大的实际,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但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宁夏产业倚重倚能特征明显,许多产业过去是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现在却因煤而困、因煤而难,依赖能源资源开发、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高耗能粗放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难以为继,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唯一的选择、唯一的出路。
这两年,我们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宁夏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大力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转变观念换脑筋,坚决克服惯性思维、速度情结、路径依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二是以生态环保倒逼、腾笼换鸟,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打破一些“坛坛罐罐”,下大气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园区整合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通过新技术、智能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四是坚持创新引领、“鸟枪换炮”,抢抓“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的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全域旅游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华网:关于“转变观念换脑筋”,宁夏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石泰峰: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东部发达省市转型发展先行一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思想观念转变先行了一步。实事求是地讲,宁夏的干部群众有发展的愿望,也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但有的干部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旧模式上,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穿“新鞋”、走老路,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党中央精神查找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方法上的差距和不足,坚决打破传统思维的“坚冰”,坚决纠正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为,引导各级干部在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上进行深刻变革,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
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保持战略定力,没有因为发展困难多就重回老路,没有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就靠粗放式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没有因为投资下滑就铺摊子上项目,而是顶住压力、忍住阵痛,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年,我们将33个工业园区整合优化为22个,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318万吨,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32家,卸下包袱、重装上阵,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比全国高10.7个百分点。这些成效,都是转变观念换脑筋的结果。
新华网: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宁夏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石泰峰: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简单与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而是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厚植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大力推动开放创新,连续2年开展“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实施177项科技合作项目,吸引江苏、浙江等东部科技强省500多名院士专家在宁夏开展科技合作,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特色创新,聚焦宁夏的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大数据和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让企业在创新大潮中当主力、唱主角,开展产业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等“五大行动”,实施重大研发计划项目373项,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去年,宁夏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居全国前列,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7.3%,科技进步贡献率51.4%。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高质量发展就能领先一路。下一步,宁夏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见真章、求实效,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制度供给,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培厚创新的“良田沃土”,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按下创新发展的“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