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转向吃好 赶走“隐性饥饿” 营养型农业开出良方
发布时间:2018-11-27 10:34
“我国居民已从吃饱转向吃好,更加关注营养。但同时,城市人口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健康受损,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11月26日,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张春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日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五大机构共同发布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问题高发的种种迹象令人担忧,明确提醒我们还需开展大量工作;中国在减少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纵观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却在上升。
营养不良仍是全球性问题
按照联合国粮食署的介绍,摄入食物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当会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疾病,反过来,疾病也会引发营养不良。如果某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或矿物质)摄入不足,即使摄入足够的食物,依然会引起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问题,在2014年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义。其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营养不良,就是所谓的隐性饥饿,它指的是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张春义说。
比如,肥胖症患者常常也是隐性饥饿人群,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全球普遍存在的维生素A、碘、铁缺乏以及贫血导致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3%—5%的GDP。
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7年,有近1.51亿5岁以下儿童因营养不良而身材矮小,远低于该年龄段的身高标准,其中非洲和亚洲的发育迟缓儿童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9%和55%。同时,全球还有1/3的育龄妇女受贫血困扰,超过1/8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
“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损害免疫系统,与营养失衡相关的慢性病,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贫困地区,缺铁性贫血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日前,在上海召开的首届营养型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此次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玉梅也介绍,通过对我国多个地区成人饮食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大豆制品、水产品、蛋类、奶类、坚果等,人们的摄入严重不足。排在“不足”第一位的是奶类,大概94.1%的被调研个体存在不足,而“特别够”的则是盐,人们摄入盐过多,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调查还发现,血压异常、高血压的人,“膳食多样化”指数一般都比较低。
推动高品质营养产品走向市场
针对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的“隐性饥饿”,2003年国际生物强化项目开始在全球实施。
“采用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高维生素A原玉米、高铁豆类、高锌小麦等营养强化品种,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30多个国家已推广种植,功效试验证明对改善人们认知能力、减少发病率、更好适应黑暗环境等有明显作用。”国际作物营养强化项目负责人、2016世界粮食奖获得者豪沃思·布伊斯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中国是世界上面临“隐性饥饿”严峻挑战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启动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
“以前我们关注产量方面的优良性状,现在更加关心营养方面的优良性状,筛选出优质种质资源,培育出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张春义介绍,14年来,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营养科学相结合,项目已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了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已培育出20多个富含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水稻、玉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
“比如,我们从500多份来自全球的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到高叶酸含量的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跟踪转育过程开发的高叶酸甜糯鲜食玉米,单个玉米叶酸含量约为200微克,每天食用2根就可以满足世卫组织推荐一天的叶酸需求量,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张春义说。
“目前大概有210多名专家,在中国农科院从事食物营养相关的研究,包括发展战略、政策、营养标准与监测、营养因子与功效评价。在营养型农业方面,已启动了作物营养代谢机理及营养强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行动,建立了种子资源、代谢调控、农产品加工、人体营养、社会经济等多学科联合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说。
未来,通过农业育种手段改善人群营养健康水平,仍需付出长期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离不开技术进步,实际上,有很多技术难题亟待攻破。令人遗憾的是,转基因技术是营养育种领域最有效的一种技术,但涉及伦理、法规等各方面的限制,应用十分有限。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可期,但也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市场、金融机构一起,共同推动高品质的营养健康产品走向市场。”张春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