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8:31:14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简政放权,让市场和社会主体共享发展
发布时间:2016-03-05 12:13

  孙晓莉

  2015年是简政放权改革的持续深化之年。这一年,简政放权改革继续大刀阔斧,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减法,又有加法;既有全局谋划,又有重点部署。非行政许可审批退出历史舞台、清理规范“红顶中介”、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以及推进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创新等,都是改革中的重点和亮点。

  改革是形势倒逼,更是主动作为。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有新形势、新任务的倒逼因素,更多的是政府主动作为,是政府的一种决心和自我约束,其意义在于从根子上厘清楚和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据统计,新一届政府从2013年成立到2015年7月31日,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这其中,46次会议部署了简政放权。近千项的审批权取消和下放几乎重塑了中国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松绑”,为社会主体“加油”,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护航、提速。

  改革要蛮拼,但不要拼蛮。过去,影响一个地方发展状况的是权力的管理水平;现在,决定一个地方发展局面的是市场和社会权利得到保障的状况。真正的发展不是权力管出来的,而是权利涌流出来的结果。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化就是要政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最终要靠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去创新。简政放权改革搞好了,就能为创新发展添一把柴加一把火,让市场和社会主体共享发展。“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只有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来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让社会公众迸发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为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国务院2015年11月发布《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明确要求列目录、砍证明、简流程,让创业创新过程更顺畅,经济发展之路更通畅,人民群众心情更舒畅。

  改革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简政放权改革本身是“有所不为”与“有所为”的辩证统一。任何改革都可能有两面性,既有信号,又有噪音;既可能形成正能量,也可能产生负能量。“既然我没有权力了,也就没有责任了”,是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噪声。针对此种现象,制定“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的意义就在于立此存照,便于行政主体“照镜子”,社会公众“打板子”。据媒体报道,2015年,国务院着力打造投资项目纵横联动的审批监管平台,以“互联网+全程监督”的新模式,实现了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简政放权改革本身有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运动过程。虽然还存在不少硬骨头,但改革往往就是在反复拉锯试验中结出果实。通过持续深入改革,最终将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从而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