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您,让我重生” 台北闹市举办骨髓捐赠宣导活动
发布时间:2018-09-21 10:44
宣导活动中,不少人现场报名建档,加入骨髓库。建档前,慈济志工都要把所有捐赠骨髓的具体程序及各种可能详细告知参与者。汪灵犀 摄
“感恩有您,让我重生,谢谢您的爱!”9月16日下午,一场特殊的推介活动——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感恩及骨髓捐赠宣导”在台北信义区商圈热闹开场。
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六为“世界骨髓捐赠者日”。自8月26日起,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连续20天在全台举办骨髓捐赠倡导活动,这也是他们第4年举办类似活动。一如往年,他们邀请捐赠者与受捐者共同参与,现场通过展示、表演等多种方式传递骨髓捐赠“无损己身,救人一命”的理念,同时,也提供现场验血、建档、纳入骨髓资料库的服务。
24岁的刘昕砚12年前获赠骨髓,作为受捐者,她多次参加慈济举办的类似活动。她说,12岁时她10月生病、12月即配型成功,医生说她是个“非常幸运的小孩”。当时被她称为“骨髓爸爸”的捐赠者,听说捐得多能使病人好得更快,一共捐给她1300CC的骨髓液,是一般捐髓者的两倍。因为运送骨髓而延误了飞机起飞,机长问机上乘客愿不愿意等待一袋可以救人的骨髓,全机的乘客都愿意。刘昕砚说,真的很感恩这么多不认识的人愿意这样地付出。因此,从走出医院的那一刻,她就发愿要当志工。十余年来,她没有浪费时光。读大学时,每个假期她都去做志工,“去四川汶川灾区陪伴小孩,未来的工作也希望做一位助人者”。
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暨骨髓资料库主任杨国梁介绍,在“世界骨髓捐赠者日”举办宣导活动,一方面表达对捐赠者的最高敬意,另一方面可以让受捐者表达感恩之心。他说,目前骨髓捐赠采用一种名为周边血骨髓干细胞的技术,捐赠者既不需要全身麻醉,也不需要手术。甚至不需要捐全部血液,只需要捐赠部分干细胞,这部分损失一个月内即可弥补过来。很多捐赠者捐髓后第二天就上班了,对健康没有影响,期待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病患家庭。
46岁的陈巧凌和先生游怡成都是捐赠者。陈巧凌说,他们的结合不是很巧合,而是他们就是因捐髓而结识。“2007年,当时我搭机去花莲准备捐髓,他也到花莲做捐前体验,在松山机场遇到。”此后他们在捐赠者联谊分享会上再次见面,从此结下良缘。如今他们已经有一双儿女,7岁的女儿、9岁的儿子都来到现场,“每年的二十几场活动,我们几乎都参加。”两个孩子在满满的爱中长大。
杨靖弘也是位捐赠者,他说自己加入骨髓资料库后12年配型成功,“很开心也很期待”,父母更是特别支持,“他们说,养这个儿子终于有点功用了”。妻子、女儿一路陪伴他去捐髓。尽管按照相关要求,5年后捐赠者与受捐者才可以互通信息,两年前捐赠的他还不知道受捐者是谁,他感谢受捐者给了他这个机会,盼望对方勇敢对抗病魔,“成功写下我们的健康故事”。
杨国梁介绍,成立25年的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截至8月底,志愿捐髓者累计425852人,骨髓与周边血成功移植案例5096人,其中超过1/3是大陆地区受捐者。慈济发出的新闻稿也显示,据世界骨髓捐赠者协会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5万名血液疾病患者在找寻非亲属配对成功的机会,期盼通过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重生。(记者 孙立极 汪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