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 上半年新增信贷逾9万亿 6月M2同比增8%
发布时间:2018-07-14 11:05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专家表示,未来央行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信贷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预计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信贷投向结构仍存优化空间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7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贷款新增5.19万亿元,同比多增76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新增1.33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较好支持了实体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从结构上看,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增加1.1万亿元,占比12.18%,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5万亿元,占比27.69%,较去年同期回落7.69个百分点,反映房地产调控政策成效显现。另一方面,非金融企业贷款增加5.17万亿元,占比57.26%,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日益增强。
“信贷投向结构仍存在优化空间,数据显示,6月新增居民贷款达7004亿,企业贷款为9538.81亿,居民贷款占比依然较高,且7004亿中有4634亿为居民中长期贷款,是上半年第二高单月新增量,甚至超过近两年楼市调控年份的大多数月份的单月新增规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强调,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结构性向松调整的背景下,这需要持续关注流动性的实际去向。
从当前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情况看,阮健弘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三次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取得成效。一是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二是在信贷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升级力度,改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模式。”
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
温彬表示,“6月末M2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低。在新增贷款显著增加、财政存款同比持平的情况下,M2增速再次探底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另一方面与严监管背景下,银行表外、同业业务大幅收缩导致的货币派生效应持续减弱有关。”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
阮健弘称,“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主要与加强监管、去杠杆效应逐步显现有关,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上。6月末,委托贷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方面,连平表示,目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银行体系内,而企业部门,尤其是一些外向型小微企业在外部不确定性,以及大量表外融资到期不再续作的冲击下,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存在资金紧张压力。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着重围绕控制融资成本和防范企业信用风险扩大,进一步部署定向支持政策组合。
“为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温彬称,同时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阮健弘强调,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预计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记者 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