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6:37:08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全国燃煤电价应声下调 发电企业春天渐远?
发布时间:2016-02-25 15:5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两天后,降低企业成本便迅速落实。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减轻企业负担。根据发电成本变化,会议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03元。在业内看来,煤炭价格跌入谷底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年内实现今年的第二次下调已成必然,预计本次调价将为用电行业节省约1200亿元的成本,并仍为发电企业留有合理回报的余地。

    年内二次调价

    几个月前,有关我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将迎来年内第二次下调窗口期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除了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外,业界得出此种结论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用电“大户”行业大多亏损面较大、用电成本过高,亟须政府帮助适当减负。有接近国家发改委的消息人士甚至直言,目前地方政府已明显感受到当地企业较大的发展压力,随着各地GDP走低,要求下调电价缓解工商业盈利压力的呼声很高。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我国曾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调整幅度为每千瓦时0.02元,力度空前,且调整周期较以往缩短了不少。而本次,我国实施一年两调电价,每千瓦时降幅高达0.03元,确实十分罕见。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测算,新的调价政策是时候,相关商业涉及节省用电成本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企业将会是获益最大的直接相关方之一。

    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电价降价金额将重点用于同幅度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并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

    发电企业春天渐远?

    “如果说下调电价能帮助工业企业在寒冬中取暖的话,那么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此举却是在从它们的兜里向外‘掏钱’。”不过,林伯强同时强调,这并非“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而是非常理直气壮的。就连山东某电厂负责人都曾表示,下调电价其实早就在发电企业意料之中,利润虽有收紧,但仍能保证合理回报。

    林伯强分析称,在今年煤炭价格频繁下跌的背景下,即使是每千瓦时0.03元的幅度,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仍然是留有余地的。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部分电力上市公司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在经济下滑大环境下,电力行业盈利颇为可观,比如,华电国际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31%;大唐发电上半年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5%;华能国际上半年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9.5%;国电电力上半年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15.5%。

    不过,业内也提醒称,在目前煤炭价格已见底的情况下,未来发电行业成本下降空间十分有限,如果我国的用电量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电力行业可能也将面临新一轮挑战。因此,林伯强建议,随着煤电联动机制完善,煤电行业应借助目前盈利形势好转的机会,及时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

    更多企业减负政策可期

    针对下调电价的影响,林伯强进一步表示,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亏损面越来越大,下调电价能适当帮它们卸下一些负担,但由于这些行业的需求没有明显上涨,而且国务院也明确对高耗能行业继续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因此高耗能企业并不会因为电价降低而出现产能抬头的情况。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下调电价之后,明年还将出台一揽子企业减负计划。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最新表态中称,工信部将推动出台包括减轻企业负担在内的支持中小企业一揽子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其实,在所有减负政策中,税费下调最受期待。据了解,当前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流转税、印花税、契税等20多种税项,而面向企业的行政收费项目也多达五六十类。税负的负担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以工业企业为例,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缴税费是企业利润的两倍左右。

    “为了减轻工商业企业的负担,首先可以从增值税、流转税等税费入手,”首都经贸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说,“目前我国的增值税和流转税税率都比较高,适当调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减轻企业在流转环节的税负水平,让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从流转环节的低税负担中得到休养生息。”

    但陈及也坦言,税费的调整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持续承压的情况下,政府还应保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虽然政府提出要大幅减税等,但具体措施还有待落实。(记者 蒋梦惟 黄维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