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9:29:36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华裔新生代爱上“中国鼓点” 我最爱中华民族 种下中国文化种子
发布时间:2018-03-04 14:59

  2017年11月,陈若晗(右)获得“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成人组金奖后,与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中)合影。(图片由陈若晗提供)

  表演《二十四节令鼓》的华裔学生。(图片由李政威提供)

  24面印有中国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小鼓,围绕一面立起的大鼓,齐声敲响,鼓声隆隆。击鼓的少年们神情肃穆。仔细看,他们肤色各异,来自不同族裔。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华星艺术团”下属文艺团体的成员。

  日前,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派的2018“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亚洲艺术团来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古晋,与华人及当地民众展开文化交流。吉隆坡“华星艺术团”也用融汇不同文化特点的精彩节目,呈现马来西亚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融合之形:

  “我最爱中华民族乐”

  “《二十四节令鼓》结合了书法、二十四节气和广东狮鼓等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两位马来西亚华人前辈在30年前创作的。”马来西亚大众鼓艺学院创办人李政威与这个节目同龄,学鼓20年,是舞台上这群年轻演员的老师。

  说起鼓,这个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带着福建乡音的“华四代”滔滔不绝。“其实,在表演中,一些击鼓节奏是西式的,我将爵士鼓的技巧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击鼓表演中。”

  李政威告诉记者,这次参与表演的33名演员中,最大的22岁,最小的10岁,来自华裔、马来裔、印度裔等三个族裔,都是马来西亚当地华文学校的学生。

  除此之外,吉隆坡“华星艺术团”献上的其他多个节目,也都以多元融合的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帅气阳光的陈军凯曾在世界级的口琴演奏比赛中夺得金奖。在吉隆坡站的演出中,他用口琴吹奏的一曲中国名歌《茉莉花》与马来西亚歌曲的串烧,琴声悠扬,触动人心。

  陈军凯告诉记者,他还曾用口琴吹奏《赛马》,用笛子、萨克斯等多种不同的中西乐器演绎《最炫民族风》,演出视频在网上获得了很高点击量。

  “这次中国声乐演员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和《芦花》,都是我最想听的歌。”刚刚在台上唱完一曲充满异域风情的《忘情桑巴舞》,华裔女孩陈若晗就匆匆跑到观众席第一排,找了一个紧挨舞台的座位。

  熟悉的旋律刚刚响起,陈若晗便不由自主跟着轻轻哼唱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最爱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中华民族音乐。”身着一条靓丽的桑巴舞裙,这个“90后”女孩回头对记者笑道。

  融合有魂:

  种下中国文化种子

  聊起中国,这些华裔年轻人都有许多故事。

  2017年8月,陈若晗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一举斩获成人组金奖。“那是我第一次去中国,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来自全球的华侨华人一起用中文演唱歌曲。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就是同根同族的手足同胞。”

  巧的是,陈军凯的第一个世界级口琴演奏金奖也是在中国获得的。2005年,15岁的他因为参赛第一次来到中国杭州,之后又去了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

  “这些年,中国的变化非常大,人文环境越来越好。”伴随着这些足迹,于陈军凯而言,中国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词汇。

  其实,对于这些华裔新生代来说,中华文化并不陌生。在马来西亚,一代代华侨华人精心培植文化沃土,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一整套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许多华人家庭始终延承中国传统的习俗和家风,这些都为华裔新生代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养料,也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

  陈军凯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当地的华文学校。他说,在中文教学之外,学校还会开设不同科系,而中华文化相关的科系总是最热门的。“我的好几个朋友都专门选读中华文化,对中国历史非常了解。”

  “我第一次接触打鼓就是在华文学校,那时可想不到,之后这会成为我的职业。”李政威说,他喜欢鼓声带来的磅礴气势,更喜欢中国鼓文化中蕴含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而如今,他想通过自己击打出来的铿锵鼓声,将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融合用心:

  架起民心相通桥梁

  在《二十四节令鼓》的表演中,有一张面孔格外引人注目。站在舞台最前排中间的男孩皮肤黝黑,挥动鼓槌有力而投入。他叫沙文,是一名印度裔学生,17岁的他已学打鼓9年。

  “对于我读华校,我爸妈是第一个支持的。”沙文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虽然他的父母都不会中文,但却很早就把他送入当地华文学校,一直学习至今。

  在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各个族裔的学生面孔正变得越来越多。

  “中华文化不只影响着我们华人,也为马来族、印度族等我们的友族所喜爱。他们也写书法,学打鼓,会舞狮,对于中华文化很有兴趣。”在李政威看来,文化的交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击鼓,不同族裔的孩子最初可能是被鼓声所吸引,而渐渐的,他们从打鼓的过程中学会团队精神和相互合作。“这时,中华文化的精神已入他们的心。”

  对于其他族裔来说,中华文化的最大魅力正是其博大的包容性。如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马华公会总会长廖中莱所言,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不仅保存中华文化,也注重与各族裔文化积极融合,为当地的多元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这份包容在细雨无声之间影响着年轻的华裔新生代们,让他们在传承的同时,更懂得吸纳与融合。

  “有时我会在演奏西方歌曲时选用中国风的配乐,有时则会用西方流行形式改编中国歌曲,观众都很接受。”陈军凯说。

  民心相通,文化是最好的桥梁和纽带,而博采众长的文化将更有魅力,也更有活力。在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融通之下,相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鼓点也将如这二十四节令鼓一般,缘起中国,响彻世界。(严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