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7:22:18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巴拿马华商黄伟文:引“一带一路”到巴拿马
发布时间:2018-02-09 11:38

中国侨网巴拿马华商黄伟文(来源:香港《镜报》)
巴拿马华商黄伟文(来源:香港《镜报》)

  中国侨网2月9日电 据香港《镜报》月刊报道,去年11月16日至22日,在与中国宣布正式建交5个月后,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历史性的国事访问。随团访华的有十位侨界代表,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们的骄傲,说明巴拿马政府认同我们华侨华人对巴拿马的贡献。”黄伟文说,能与巴雷拉总统一行一齐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最高礼遇接待,这对自己而言是极为荣幸和难忘的时刻。

  “坐不住“”的总统

  难忘的并不只是礼遇,更是这次访问中感受到的机遇。

  中巴双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经贸、投资、海运、铁路、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农业、质检、民航、旅游等领域近20项合作文件。“通过‘一带一路’建议等管道,中国在巴拿马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巴雷拉总统这次访华的最大收获。”黄伟文对笔者说。

  访华期间,黄伟文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中“实时播报”访问团的紧张行程。照片中的巴雷拉总统总是面带笑意,毫无倦容。黄伟文回忆说,在体验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途中,巴雷拉总统在头等舱里“一直都坐不住”,三次跑到随团企业家的座席中谈感受,“他体会到高铁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更希望能尽快引进中国的高铁,让它在巴拿马落地,连通首都巴拿马城和与哥斯达黎加交界的奇里基省戴维市。”

  对于黄伟文而言,这次访问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一带一路”。这个关键词将让本身已经拥有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的巴拿马,在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机遇带动下,突破瓶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回首创业 只言波澜不惊

  按巴拿马官方习惯说法,如今约有20万华侨华人生活在这个总面积7.55万平方公里的中美洲国家,占其总人口的5%。这里的华人往往较为勤力,肯吃苦,“三年小成,五年大成”的故事并不稀罕。黄伟文便是一个例子。

  28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加上刚好巴拿马开放旅游政策,旅游签证较易转为居留签证,25岁的黄伟文决定揣着做个体户赚到的第一桶金,远赴这个大洋彼岸的陌生国度,寻找更多的“淘金”机遇。

  当时的巴拿马社会经济水平总体仍然比较落后,不少侨胞靠做超市、餐馆为生。黄伟文感到,超市餐馆容易把自己“绑住”,不利于发挥自身所长。于是,他先花半年时间熟悉环境,之后在老唐人街的华人店铺中接触市场,进行小商品批发。经过一年左右,他已基本掌握哪些货品更好卖。

  1991年,他来到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一端的科隆自贸区——也是北美最大的自贸区,注册了贸易公司。通过与中国广交会对接,他把小商品转口贸易做得有声有色。

  1997年之后,看到中国内地需要铜、铝等金属的黄伟文决定转型,从科隆回到巴拿马城从事废旧有色金属的出口。

  不过,一向不缺商业头脑的黄伟文这次却遇到了重大危机。

  由于当时对巴拿马法律规定没有摸透,不知废铜废铝的出口受到国家限制,黄伟文花了大本钱拿下了将近一百个集装箱的货。在清关公司做报关手续时才知道,自己连许可证都没拿到。眼看着这批货被卡住,这堆废铜废铝要砸在手里,黄伟文感觉如同遭受当头一棒。

  找律师、找老侨,找所有能想到的管道。当时三十出头的黄伟文沉住气,一点一点去了解,一步一步去申请,找海关审批、找财政部审批。经过“漫长的”四五个月,他终于有惊无险地领到了那一纸许可证,从此在双边贸易的生意中顺风顺水。

  黄伟文这次生意转型的时机可谓正逢其时。为巴拿马解决堆积如山的废旧金属处理问题的同时,又赶上了中国国内铜价持续约十年的上涨期,更适应了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需求。黄伟文说,当时巴拿马出口贸易额不多,但在巴拿马对中国的出口额中,曾一度有高达80%来自他的公司。

  广交会早已铺设“一带一路”

  中国和巴拿马各处太平洋东西两端。回顾奋斗史,黄伟文当年已有意无意做了连通大洋两岸的事业。而广交会对他而言,可以说是生命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在巴拿马投身贸易后,黄伟文开始成为广交会的常客,每年春秋两季必去广州,把新的、好的产品带回巴拿马,通过科隆自贸区再转口到加勒比周边国家。

  当时到巴拿马创业时,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黄伟文说,没有计算机、电邮,谈远程生意、搞国际贸易,只能靠传真机和国际长途电话来回沟通,费时费力费金钱,效率自然也十分低下。

  “广交会把中国各地最好的产品都带动了起来,带向全世界,给全球的企业家、贸易公司提供了最直接、最好的平台。”黄伟文说,到了广交会,不再需要去每个省找产品,而且可以直接把与自己中意的产品或企业客户对接、沟通、下订单。

  在黄伟文看来,二三十年前的广交会已经起到了将中国与世界连通的作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提供类似今天“一带一路”的机遇,就这个意义而言,广交会这一平台早已开始铺设“一带一路”。

  黄伟文相信,中巴建交一定会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来,进入巴拿马及拉美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侨胞可以提供最为直接的帮助。

  他给中国企业的建议,一是“不要急功”。进入新环境,都需要半年左右的缓冲期,勿急着拿大项目,需要先把市场环境摸清楚。二是“不要排斥别人,多合作”,尽可能与当地企业共同发展、合作双赢,不要动辄谋求垄断。

  “现在做生意都不是单打独斗,大家要整合。”他相信,在劳务问题、法律法规、投资环境、风土人情、政府沟通、人脉资源等诸多方面,当地侨胞都可提供便利的咨询、协调等服务,在发挥桥梁作用的同时,也与中资企业共拓市场、实现共赢。

  子承父业 机遇良多

  2008年后,黄伟文已将废旧有色金属出口的业务交给大女儿管理。儿子在美国念完大学后,又到北京进修了两年中文,现已回到巴拿马负责旅游公司的经营,主营拉美地区旅游。

  说起旅游业,黄伟文相信这一领域同样机不可失。巴拿马本身有相当不错的旅游资源,但过去对于中国游客而言,签证问题成为一个瓶颈。黄伟文说,中巴两国建交后,巴方十分希望更好地开发旅游市场。此次巴雷拉总统访华期间,中巴之间也签署了开放旅游的合作协议。

  “中国现在每年最少有一亿人次到世界各地旅游。巴拿马旅游部长经常跟我说,我们巴拿马如果能吸引到这其中的百分之一,已经是很不得了的数目。”黄伟文说,中巴建交后,经贸发展的快车已经启动,自己的女儿、儿子也要抓住这一良机。

  除了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还兼任中国侨联海外委员、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巴拿马-中国友好协会顾问等。打理生意之余,他还要在侨社工作,参与文化交流等。

  他甚至自掏腰包,在巴拿马华社组织大型春节庆祝活动,已连续12年。最近,他就正在忙于筹办2018年狗年的春晚。这将是中巴建交后巴拿马华社的首次春晚,黄伟文自然对晚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黄伟文希望,通过举办这类文化活动,通过不同管道不同形式的实实在在的交流交往,可以让巴拿马当地政界和普通民众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也增加对华人的认可。

  “机遇千载难逢”

  根据迄今可查的史料,华人来到巴拿马已有163年。1854年3月30日,705名华工搭乘“海巫号”帆船来到这块土地并参与两洋铁路的修建。尽管先侨筚路蓝缕,华人对巴拿马的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事实上,巴拿马也曾有过排华和歧视华人的历史。

  20世纪初,巴拿马独立建国伊始,就出台了限制华人等族裔移民、归化入籍巴国的法案。1941年,推行“巴拿马人白种化”的总统阿里亚斯(Arnulfo Arias)出台了去除华人姓氏、限制与华人通婚等歧视政策,在巴拿马华人史上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而当年,由于美国人主导的运河公司也实行排华政策,巴拿马官方记载中没有承认华工曾参与了运河的工程建设。

  黄伟文说,中巴建交,过去所有对华人的不平等对待都迎刃而解,这是对巴拿马华侨华人“有钱都买不到的、最好的待遇”。下一步,中巴关系的发展、巴拿马经济的发展,对侨胞而言都是大大的利好。

  凭借自然地理优势,巴拿马成为联通大洋与大洲之间的枢纽,堪称世界的“十字路口”。而中国已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使用者,也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客户。

  巴拿马近十年在经济上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受周边经济环境影响,加之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的制约因素,逐渐面临发展瓶颈。黄伟文说,与中国建交,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对巴拿马而言,在基础建设、吸引投融资等各方面,一定会迎来难得机遇。

  会见巴雷拉总统时,习近平说,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巴拿马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双方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把两国互补优势转化为全面合作优势。

  对此,黄伟文深以为然,并满怀信心。

  中巴建交不到半年,已经启动了若干领域的合作。黄伟文相信,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将在基础建设、旅游业、贸易、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为巴拿马注入推进剂。在提供项目、技术等多方面支持的同时,中国还可以把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巴拿马。

  他相信,3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华侨华人助力;30多年后,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华侨华人依然能够帮上大忙。他希望在巴拿马这块有用武之处的风水宝地,华侨华人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好好规划,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分享到“一带一路”的成果。(余瑞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