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协会:同业业务增速将放缓 不良贷款压力可能继续小幅上升
发布时间:2017-08-06 14:00
中国银行业协会4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称,受监管规范和引导等因素影响,买入返售等同业业务增速料趋势性放缓,应收款项投资可能继续收缩。
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犹存,不良贷款压力可能继续小幅上升;商业银行将不断提升信贷资产管理能力,摸清风险底数,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确保整体信用风险可控。
非信贷资产业务空间广阔
《报告》显示,2016年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6.41%,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平均为36.2%。中小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增速明显快于大型商业银行,占比相对较高。投资类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占比稳步提高。买入返售业务增速总体放缓,占比持续下降。2017年,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已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企业抽样结果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银行对企业的选择以股权融资的初始阶段为主;二是银行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进行了信贷机制创新,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对盈利指标的约束;三是获得投贷联动融资服务的企业有较好发展动力,各项经营指标与财务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改进,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监管推动表外业务模式重塑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提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109.16%”,引发部分投资者关注和担忧。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认为,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有助于监管部门逐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较好地实现控制总量的目标,体现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意图。而对于表外理财业务本身来说,调整有助于促进银行提高表外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规范业务发展模式,推动表外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
《报告》指出,新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与原版本相比,新指引有较大幅度升级,在进一步完善银行表外业务内涵的同时,对治理架构、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虽然推动表外业务发展是“新常态”下银行提高盈利能力,促进业务转型的重点之一,但随着对表外业务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强化业务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将成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的重心。(记者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