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人畅谈上海国际电影节走过20届历程
发布时间:2017-06-26 15:20
新华社上海6月25日电(记者许晓青)“在成长中成熟,在成熟中承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25日在上海举行的“光影筑梦——上海国际电影节20届座谈会”上与中外电影人畅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长和成熟,展望电影产业发展前景。
他指出,举办电影节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不变的责任;同时,举办电影节也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有助于促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老中青三代心中“最难忘的电影节”
1993年秋,刚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贾樟柯发现,当时因为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身边很多导师都赶去上海参加盛会。
贾樟柯回忆:“那一届电影节结束后,老师们回来提起最多的是一部韩国影片《悲歌一曲》。上海电影节的意义就是一扇窗、一座桥,中国电影界的老教授、电影工作者,当时通过电影节发现了新的创作潮流来自韩国。”
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孵化”了一批电影导演及其作品,不仅贾樟柯个人监制的多部作品曾获电影节创投项目支持。2000年以后进入导演行当的曹保平、万玛才旦、刘杰等曾多次在上海电影节折桂。
“上海电影节对于年轻创作者而言是什么?它会告诉你电影的创作目标和标准,以及一定要持之以恒。”2015年凭借《烈日灼心》赢得金爵奖最佳导演奖的曹保平说。
曾亲历上海电影节20届变迁的九旬高龄电影艺术家秦怡也十分感慨。她说,举办电影节,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交流,是展示中国电影最好的机会,“我们告诉外国友人,中国电影还会不断向前进步”。
外国影人眼中的中国电影“嘉年华”
“最让我惊讶的是,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善于运用高科技,来展示电影的发展进程。”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负责人伯努瓦·吉尼斯蒂说。
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次年就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列为国际A类电影节。吉尼斯蒂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协会对上海电影节的重视,而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上海电影节持续成功举办,也意味着中国主办的电影节正进一步融入世界,更趋国际化。
“这里充满了电影元素,电影节好像一个嘉年华。”今年电影节期间,《哈利波特》中扮演“张秋”的梁佩诗作为英国电影新秀代表来到上海参加交流。根据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安排,梁佩诗还与中国电影演员“结对”,以提升表演技能。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对于电影节的艺术追求有着更高期望。他说,通过上海电影节,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更多的类型片和艺术电影,提升观众品味。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电影节未来
一组数据显示,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时,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影片报名参展参赛;到今年第20届时,有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528部影片参加征集,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申报作品逾千部。从放映场次看,本届电影节展映了近500部中外作品,吸引逾42万人次观影。
“电影节‘一带一路’系列活动受到各国同行欢迎,电影节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于秀芬说,回顾和展望电影节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电影节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童刚表示,从电影节的责任担当看,现阶段在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方面,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有很大需求,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突出的主题也是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相关活动内容丰富,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说:“上海电影节通过‘光影’来筑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从这一点看,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电影节拥有广阔天地,可以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