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慰安妇”阿嬷陈莲花的“放下”与“放不下”
发布时间:2017-04-28 10:25
“莲花阿嬷还是未等到日本政府的道歉赔偿。”
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执行长康淑华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遗憾。
7天前,被称作莲花阿嬷的陈莲花因肠道破裂引发感染而离世,享年93岁。
1924年出生于台湾北部汐止的莲花阿嬷,从小被送做养女,为帮家计在台北南港一家草绳工厂当女工,19岁被半欺骗半强迫地带到菲律宾当“慰安妇”。当时20多位同行台湾“慰安妇”,最后只剩她和另一位女子生还。
康淑华介绍,离世前,最让莲花阿嬷放不下的,是日本政府仍不道歉、赔偿。
五个月前,台湾首家“慰安妇”主题纪念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揭牌。关于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莲花阿嬷受访时红着眼眶说:“年纪这么大了,等到日本开心才要来赔偿时,我们可能都走了。”
让康淑华感到幸运的是,去世前,莲花阿嬷放下了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台湾妇女援救基金会资深督导杨丽芳也回忆道,莲花阿嬷十几年前开始接受基金会援助,但一直不愿公开身份。莲花阿嬷曾说,“我过去一直担心那些朋友若知道我的过去,不知会如何看我。”
康淑华说,据统计,二战中约有1000至2000位台湾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其中基金会访谈过的有59位。幸存的阿嬷们回到台湾,多数无法生育,加上传统社会的性迷思,使得她们明明是受害者,却仿佛戴罪之身,遭人轻视。有阿嬷甚至给自己“一生像垃圾”的评价。
台湾妇女援救基金会自1996年开设“身心照顾坊”,用戏剧、摄影等方式帮助“慰安妇”阿嬷走出伤痛。
康淑华回忆,莲花阿嬷特别喜欢摄影,她颇有艺术天分,拍摄了一系列以蝴蝶为主题的作品,令人惊艳。此外,莲花阿嬷还当起一日歌手,赴专业录音室录制唱片。
当基金会2010年筹拍第二部“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时,莲花阿嬷终于卸下心防。面对镜头,她说:“这几年,看到你们对我的关心及努力,我觉得,我应该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让年轻人知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此后,莲花阿嬷积极出席各种与“慰安妇”相关的活动,2014年远赴日本参加《芦苇之歌》放映会。
康淑华认为,莲花阿嬷最后接受了自己,放下了不应该背负的沉重。
随着陈莲花离世,台湾目前已知还健在的“慰安妇”仅存2位。虽然还可以正常走动,但她们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台北迪化街一段256号,曾是莲花阿嬷从南洋返回台湾后卖冰谋生的地方,现在是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独立募资经营的“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通过“慰安妇”制度缘起、幸存者生命故事、维权运动等常设展,以历史文献及实物、多媒体影音等方式呈现“慰安妇”的遭遇与抗争。
康淑华表示,阿嬷们逐渐凋零,但历史不容遗忘,回荡在风里的“芦苇之歌”不会停息,因为“我们还要继续奋斗,直到公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龙敏 刘舒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