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3:40:27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中资银行扎堆境外筹钱 优先股拟发行额已近千亿
发布时间:2017-03-31 11:48

  短短一周之内,5家在港上市中资银行陆续披露境外优先股发行计划,合计拟发行规模达805亿元。其中,浙商银行150亿元境外优先股于昨日在香港联交所完成上市交易。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资本补充压力下的融资选择;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出于优化资本结构和补充渠道、提升境外影响力等考虑,需要补充美元负债。

  从实际发行情况来看,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境内投资者认购,这对融资成本的降低、优先股市场表现稳定性均有正面影响。

  潜在发行额近千亿

  自中国银行在2014年10月发行首笔境外优先股后,国有大型银行就成了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的发行主力。截至2015年底,除农行外的其余四家大行合计发行了约1090亿元的境外优先股。

  而从去年底开始,发行力量有所改变,尤其是徽商银行以城商行身份在去年11月发行境外优先股后,中小银行发行积极性大幅提高。

  2016年12月至今,包括哈尔滨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7家银行陆续披露境外优先股发行计划,累计拟发行额达965亿元,其中5家银行在近期披露发行计划。

  穆迪日前发布报告认为,中小银行资产增长强劲和盈利能力转弱的背景下,包括首发(IPO)、资本债、优先股等募资行为将帮助银行补充资本水平,以满足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穆迪预计,未来12~18个月,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继续下滑,从而影响银行的内部资本生成,这种情况将推动中小型银行继续在今年进行融资,以维持其资本状况,同时实现资产的高增长。

  除资本压力外,中资银行扎堆计划发行境外优先股还与境内外市场情况有关。有银行战略研究人士认为,“优先股本就是银行比较青睐的融资选择,境外发行成本虽然比国内低不了多少,但发行行在获得美元负债的同时,还能丰富资本补充渠道,提升境外影响力。”

  境内投资者居多

  一家中资银行董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成本上比较,中资银行境外发行美元优先股的成本低于国外同业,但较内地发行人民币优先股要持平或略高。

  据了解,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发行与国内一致,普遍采取“基准利率+固定溢价”并分阶段调整的定价模式,浮动股息率定价模式也被普遍认为有利于灵活控制发行成本。

  不过,不同市场环境、评级的差别将导致优先股股息率存在差异,尤其是对第三方评级更为认可的“纯外资”。以较早发行的中行、工行为例,两家银行境外优先股的标准普尔初步评级分别为“BB-”、“BB”级,结果工行境外优先股股息率较中行低0.75个百分点。

  穆迪助理总裁兼分析师万颖表示,大型中资银行更可能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持续支持,包括资本注入等支持,以帮助防范银行资本状况显著恶化,这种持续支持是大型中资银行基础评估的正面推动因素。

  反观最近发行的徽商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三笔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均为无评级发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发行定价。

  “评级机构对中小银行优先股评级较低,而且‘纯外资’认购比例不高,这种情况下评级的必要性不大。”一家H股上市银行高管表示,目前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的认购方中,70%~80%是境内投资者,剩下的“纯外资”中以东南亚投资者为主,“他们对中资银行更为了解,也更为认同其优先股的投资价值”。

  万颖认为,相当一部分的境内投资者认购,也是中资银行优先股成本整体上低于同等评级的国外同业的一个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