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货币政策并非万灵药 改革政策需形成合力
发布时间:2017-03-27 11:36
在主题为“货币政策”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分论坛上,参与讨论的嘉宾大多数时候谈的却是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这或许能说明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决策者对于各类政策工具的态度与抉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直言,尽管在危机后的经济恢复过程中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货币当局也能创设一些工具来助力结构性改革,但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我们或许已处于宽松周期的尾部。当公众和政策制定者更加理性后,将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货币政策的能与不能
次贷危机后的近十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纷纷加大宽松力度,并采取了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等非常规手段。
周小川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实施多年,或许我们已经达到宽松周期的尾部。尽管各国在危机后的复苏进程不尽相同,从全球的视角看再通胀也还难有定论,因此各国货币政策的步调并不会协调一致,但对于货币当局来说,发出“不要过于依赖货币政策”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货币政策并非万灵药。
政策本身就是权衡的艺术。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货币政策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充斥大量流动性,但许多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催生了许多资产泡沫。
周小川指出,我们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作出取舍。高通胀或资产泡沫是货币政策的非预期后果,不能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资产泡沫的直接原因。货币政策或许会有副作用,但我们需要从危机中走出,应当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得到了康复。
之所以人们会依赖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在周小川看来是危机刚发生时,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比较高,比如欧盟的警戒线就是60%,很多国家都逼近这一红线,后来又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因此当时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财政手段已经穷尽了,所以货币政策扮演了突出的作用。
改革政策需形成合力
“事实上,财政政策对于结构性改革很重要,没有财政政策,很难进行结构性改革。”周小川表示,要发出这个信号,告诉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货币政策。
巴基斯坦前总理、前花旗私人银行总裁Shaukat Aziz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使用已经到了极限,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而更为重要的是进行结构性改革。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能帮助你出门,但并不能使你抵达目的地。”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政井贵子在参与分论坛讨论时指出,货币政策本身对经济恢复有效果,但与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会更有效。她还特别强调,结构性改革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她以日本的旅游业为例,日本政府于2003年开始鼓励旅游业的发展,当时每年到日本的游客不到1000万人,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达到3万亿日元。她认为,这些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生,也许需要十年甚至更久。
这当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是什么?政井贵子强调,货币政策应该首先关注通胀目标,此外还需要保护和支持结构性改革所关注的行业。目前看,有些领域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或许五年或十年后,情况会有所不同。
周小川介绍说,从中长期看,中国已经从依赖进口转向促进内需,并从以往的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中短期看,中国正在进行“三去一降一补”,来解决结构上的问题。
周小川特别强调,尽管不能过于依赖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对于结构性改革并非毫无作用。理论上说,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但货币当局也可以创造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进入一些战略性和薄弱性产业。英国央行此前推出了“融资换贷款”(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简称FLS)计划,中国央行也创设了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但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记者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