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高官齐声警示风险:过度金融化已让实体经济不堪承托
发布时间:2017-03-20 11:27
记者 史丽 摄
⊙记者 高翔 ○编辑 林坚 谷子
当下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发达国家,2016年全年金融业的利润与全国国企的利润相当。
“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使得金融体系不断膨胀,原本为金融之本的实体经济,却已快托不住金融。”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的中外嘉宾在点出问题的同时,从发展金融市场、加强监管、强化立法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给出了防控金融风险之策。
无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政策组合中所占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昨日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时指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债券违约、房地产泡沫、互联网金融等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过度金融化存隐忧
“高杠杆率和低生产率的组合,蕴藏着高风险,危机还有可能不期而至。”这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出的警示。
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看来,中国金融业当前有六大风险值得关注:脱实向虚风险、金融业偏离主业风险、公司治理失效风险、激进经营风险、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脱实向虚风险,这对金融业来说是事关行业方向的根本风险。”陈文辉说:“金融业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循环,最后必然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只能由财政买单。”
陈文辉列举了一个指标:2016年中国的国有企业净利润为23158亿元,而同期金融业的净利润为20286亿元,与前者是大致相当的。他认为,这个数据可以说明金融业经营得很好,但也说明金融体系内资金空转、以钱炒钱的风险是存在的。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则提到了另一个指标: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3%,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他认为,中国银行业诸如经营利润、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存在着过度金融化的倾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化有合理的一面,但关键是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易会满表示,“如果超过这个度,会带来负面影响,积累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导致风险的相互传染甚至金融市场的相互踩踏。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哄而上办金融的现象,各类新金融、类金融和准金融遍地开花,五花八门。”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乱象,便是过度金融化的缩影。陈文辉举例说,侨兴公司发行的私募债,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很快变成了公募债,投资人对底层的基础资产一无所知,盲目地购买这个产品,而在这背后保险公司和银行又有“扯不清”的事情。互联网提升了效率,带来了便捷,也产生了问题。
回归实体发展实体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已不容忽视。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指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三大结构性失衡之一。金融领域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
何立峰表示,2017年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的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妥善处置不良资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要确保行业不发生方向性错误。”这是陈文辉给出的应对金融风险之策。他认为,要坚决防止以钱炒钱、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的现象,真正树立起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金融创新要以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为目标。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对处在工业化中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彭博有限合作企业董事长高逸雅的建议是,中国需要一个更透明、更一体化、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减少对信贷投放的依赖,投资者也能参与到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防止由于资本流动受限而催生金融泡沫,以及自由而合理地使用风险对冲工具。
“近期彭博新推出了两个全球固定收益指数,并首次将中国市场纳入其中,这将引导全球大型基金投资中国市场。此外,中国市场也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基于彭博公司的全球经验,高逸雅称,这两项举措将平衡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也将提高中国的资金分配效率,帮助中国去杠杆。
公司治理和金融监管,一内一外,对风险防范都至关重要。陈文辉强调,金融机构作为外部性很强的公司,股权要尽量分散,对大股东担任董事长要有一定的约束,CEO尽量是职业经理人,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金融家。而防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责无旁贷。要补齐金融监管制度的短板,要监管者长出虎牙利齿,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仅从金融领域着手,无法从根源上化解风险。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董事长何文波说,要化解金融风险,就要发展好实体经济。金融危机后德国的表现证明,只有提高实体经济的地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