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归零”?——“地条钢”引发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7-03-11 09:12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新媒体专电 题:如何全面“归零”?——“地条钢”引发的讨论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伟
李克强总理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说,“去年查了个‘地条钢’,比你批个钢铁项目震动可大多了。”
为什么“查个地条钢”比“批钢铁项目”震动大?听听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怎么说。
何为“地条钢”?
按照钢铁行业内部原始概念来说,“地条钢”是小钢铁企业采用模铸工艺生产、长度一米二左右的条形钢坯的形象化俗称。伴随着钢铁行业整体工艺水平的提升,凡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如今统称为“地条钢”。这些钢材韧性和抗拉强度往往不合格,扔到地上甚至会断裂。
对于“地条钢”,钢铁行业内尤为深恶痛绝。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解释说,“地条钢”是钢铁行业害群之马,未经过正规程序批复,属于违规、不合法的产能,质量、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特别是一些产品以次充好、贴牌销售,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巨大隐患。
工信部部长苗圩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上半年依法彻底取缔“地条钢”产能。今年要被取缔“归零”?
在去年年底,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就已联合要求全国进行全面摸底盘查,以熔化废钢铁来炼钢的中频炉等落后炼钢产能面临全面“围剿”。据业内专家估计,我国中频炉炼钢总产能在1亿吨左右。
其实早在2003年,我国就将高污染、高耗能、低质量的“地条钢”列为淘汰产品目录。全国相继掀起清除“地条钢”的行动。2004年湖北省就对“地条钢”生产厂家下达“封杀令”:对生产“地条钢”的小钢厂彻底断电、彻底捣毁生产设备、彻底清理厂房、彻底没收原材料、彻底没收不合格产品。
然而,十几年内,“地条钢”却一直没能彻底取缔。近日,湖北省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异地交叉检查,在全省发现并查处了13家“地条钢”企业,涉及违规中频炉设备44台;湖南近期再次清查出9家生产“地条钢”企业;安徽自去年12月以来,共发现“地条钢”企业13家,涉及中频炉合计110台……
“地条钢”为何一直淘而不汰?
“前期我们已经对涉钢企业进行了拉网排查,然而个别非钢企却差点漏网。”湖北省发改委检查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例如,位于天门的一家水泥厂,是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才发现的。该企业借着水泥厂的电和厂房,组装上中频炉设备,就能暗地生产‘地条钢’,隐蔽性极强。”
据湖北省发改委检查组介绍,前期排查过程中发现,黄冈钜锦纺织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做纺织,却在厂房里偷偷生产“地条钢”,可谓“挂羊头卖狗肉”。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条钢’生产门槛低,隐蔽性强,产能小的中频炉不过十几万元一台。因近来钢价回暖,一些投机分子打起了‘游击战’,在乡镇山区、江边等地偷偷生产‘地条钢’。”
据介绍,除了小作坊外,湖北还有几家本来持有钢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被利益驱使,也在生产违规的“地条钢”。
“一些企业还存在侥幸心理,将拆除的设备放置在一旁。部分地方政府对打击‘地条钢’重视不够,观望等待。若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很容易‘死灰复燃’。”湖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
对此,曹慧泉认为,“地条钢”对地方财政、就业支持很大,牵涉利益众多,查处阻力很大。而且“地条钢”生产成本和价格比正规钢低15%到20%,有生存土壤和利润。
关于打击“地条钢”影响钢铁供需关系的疑问,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钢材产量仍有过剩,淘汰“地条钢”不会造成建筑钢材资源紧张。更为关键的是,“地条钢”等落后产能退出,有利于维护良好市场环境,使规范的钢铁企业受益,特别是替广大消费者挡住了有安全隐患的建材产品。
如何才能让“地条钢”全面“归零”?
“‘地条钢’必须‘归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此前透露,2017年去产能将着力开展清落后、控总量、提门槛、促重组、推循环和严监管六方面工作,并将首次利用卫星监控钢铁煤炭企业的生产、出货量和排放情况。
“在我们努力去产能关停一些钢厂的同时,极少数没有被去产能的企业,却又偷偷地搞起了落后的产能,生产‘地条钢’。对此,必须全面规范整个钢铁行业。”湖北省钢铁煤炭去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多位代表委员提到需要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配合,加大力度彻底清除“地条钢”,做好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严格控制新增产量,防止“边去边建”。
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说,去产能攻坚需要久久为功,还要同步提升优质产能,推动行业结构整体升级。“如果不能做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让优质产能占领市场,稍有不慎,已化解的落后产能就有可能‘死灰复燃’。”
部分代表委员建议,在清除“地条钢”等落后过剩产能方面,应尽快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不良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参与采写:李建平 程士华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