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选手表现不俗,折射诗“壤”深厚
发布时间:2017-02-10 15:36
在春节期间备受关注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除最终夺冠的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之外,姜闻页、侯尤雯等上海选手也展现了深厚的古诗词功底。她们在赛场上表现不俗,固然有个人禀赋和家庭教育因素,也与上海在普及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探索有关。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语文课堂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途径。在武亦姝爆红之后,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海一些学校在古诗词教育方面,不仅完成了教育部门、考试大纲要求的“规定动作”,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自选动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比如,在武亦姝就读的复旦附中,六册的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早已被列入必修课——她在节目中脱口而出的《诗经》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收录于这套教材第一册。如果没有平日里的扎实积累,很难在“飞花令”这种高难度环节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再比如,姜闻页所在的上海中学,在完成统编教材的教学任务之外,还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作品;而初一女生侯尤雯就读的文来中学,不仅会给学生自编传统文化教材,还会组建学生古诗文学习社团,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兴趣的环境。可以说,正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性配合,共同成就了这些“古诗词网红”。
与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得益彰的是,上海在课堂之外也有一些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索。上海每年举办的市民文化节中就有中华古诗词大赛,还有专门的市民诗歌节。这些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涵养,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最终通过家庭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上海绝非一个人人都喜欢吟诵诗词的城市,有学生家长就曾质问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为何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持有这种疑问的人,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如果不能让大家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将步履维艰。
诗词教育在古代长期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不学诗,无以言”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不容否认的是,诗词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和功能已经变了,实用性和功能性越来越弱,现代人不太可能用古诗词来抒情达意。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古诗词?
用《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的话说,古典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通过古典诗歌,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到一些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境,并基于此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的社会与生活;其二,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文化、物质享受、物质财富都迅速丰富的时期,但我们的精神文化则呈现出一种贫弱的面貌,从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中可以汲取精神养料。
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词的情怀和精神仍能与现代人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仍然具备在当下和今后社会流行的价值。“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种带有历史烙印的文化载体,通过学习古诗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武亦姝的出现令人惊喜,但惊喜之后也应当有一些理性思考。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涉及的考题其实并不算特别难,但一些原本“妇孺皆知”的诗词名篇名句,在经过筛选的百人团中依然有大量选手答错。这恰恰说明,当前的古诗文教育,尤其面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前不久,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中小幼学校要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各地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为此不断创造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条件,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淡化应试味,更多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逐渐爱上诗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期待传统文化进教材、搭平台、育师资等各项工作在全国各地扎实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推动传统文化更好传播与传承的强大合力,让“诗意”在生活中汩汩流淌。吴振东、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