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大世界”重开 昔日文化标志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16-12-29 10:27
新华社上海12月29日电 题:上海百年“大世界”重开 昔日文化标志如何转型?
新华社记者 吴霞
有着百年历史、曾被誉为中国文化“东方之门”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12月28日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新身份复业试运营,计划于2017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隔13年后再度向世人敞开怀抱,百年“大世界”重新开放,昔日的重要文化标志面临新的转型。
见证“中国百年”
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始建于1917年,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曲艺为特色,12面哈哈镜成了大世界独有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曾改名“人民游乐场”,1958年恢复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宫”,1981年1月25日复业,定名为“大世界游乐中心”。2003年5月停业。
创办之初,大世界就因其大规模、丰富的表演内容以及超前的运营理念而获得“远东第一俱乐部”的美誉。根据《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的记录,大世界游乐场“设剧场多处,演出各地戏曲、曲艺,中外歌舞音乐,古今杂技魔术、木偶、皮影、气功、武术,日夜放映电影,并有各类体育、智力游艺活动室”。
著名作家沈寂在《上海大世界》一书中这样描述当年盛况:“大世界周围开设了各种商店:菜馆、布庄、百货店和糖果铺。这些店家的前面摆满了各地特色的吃食摊。”
女作家虹影更是将大世界看成上海的精髓所在:“上海的艺人有的来自中国的各个角落,有的来自西方,像犹太人在上海的就特别多。而最典型的场所就是‘大世界’,那里面各种人都有,他们玩杂耍、卖艺,在那里为生存寻找出路。外滩只是一个外壳,‘大世界’才是上海真正的东西。它代表上海精神,中西混杂,无所不有。整个上海都可以装到这个特定的小小世界里来。”
复原“历史原貌”
大世界的建筑同样颇具特色,它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的尖塔构成,主楼为三幢建筑相连,另有两幢附属建筑。该建筑初建于1917年,1928年改扩建后形成目前的建筑形态,1989年大世界主体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大世界总面积1.68万平方米,U字形结构,共四层,专业内容分布在二至四层,每层4个,共12个展厅。
此次大世界建筑改造以保持历史原貌为总体原则,在重点部位、特殊材质方面进行修缮和复原。建筑外立面采用斩假石,经人工斩凿出优美装饰纹路,既保留原有特色,同时具有厚重质感。建筑内部,大舞台和中庭连廊作为大世界独有的建筑风格,同样进行了原样复原。
修缮一新的大世界,还保留了当年红极一时的12面哈哈镜,它们能使人变长、变矮、变胖、变瘦,千姿百态,引人捧腹。“这些哈哈镜当时在荷兰定制,非常珍贵,前几年荷兰有关机构一度想回购这批哈哈镜。12面哈哈镜中的10面保存相对完好,有两面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一定破损,已进行复原,在试运行中,这12面哈哈镜都在原位展出。”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主任邱卫东说。
定位“非遗展演”
重开后的大世界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民族、民间”为主题,定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内设五大功能业态:非遗展览、非遗表演、非遗传习、数字非遗、非遗美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门类均可在此呈现。展示内容上,大世界设有戏曲、民乐、创新剧目轮演,手工艺、民俗、文化主题轮展;还将定期举办技艺、礼仪培训和专业互动活动,立体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此外,大世界作为非遗活态传承平台,还将通过丰富的业态和展演项目及时轮转,凸显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与参与性。
大世界传艺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美食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世界正式对外开放后将常设中华非遗美食和国际非遗美食餐厅,而且是大众型消费,并结合民俗文化,不定期举办美食技艺表演、制作培训、美食品鉴等活动。
专家表示,大世界近百年历程是上海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的缩影。如今,人们的文化、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元,大世界不再是上海的“唯一”,而是“多元”中的“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