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春:以稳促进、以进求稳 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6-12-18 08:53
12月17日,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在大会上致辞。当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主办的“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发挥喉舌耳目智库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2016-2017年中国经济年会上的致辞
周树春
(2016年12月17日)
尊敬的培炎理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受蔡名照社长委托,我代表蔡名照社长致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共同主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经济主管部门领导、著名经济学家、行业领袖、经济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和新闻界济济一堂,就“围绕主线、着力攻坚、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这一主题,共话中国经济新方位,共谋中国经济新图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我代表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年会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拨开迷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向世界传递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2016年是全球政治动荡多变的一年,是世界经济困难重重的一年,也是“黑天鹅”事件频频出现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阵阵寒意中逆势而上,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赢得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
一方面,“稳”字当先,实现经济增长稳、就业物价稳、收入消费稳、全年走势稳的总体目标,实现缓中趋稳、稳中蓄进、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新”风扑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增速,新旧产能转换加快,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新产业新经济破茧而出,新动能新活力加快孕育。
当然,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困难问题不可低估。
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昨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做好明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首要的是进一步深化认识、保持定力。面对经济运行中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稳促进、以进求稳,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重心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这个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在经历持续6年的增速放缓后,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时期,只有积极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硬仗和大战。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坚定不移、更加精准地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等四方面任务,才能使中国经济“化茧成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再上新台阶。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是新华社新闻报道的“重头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华社将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和智库作用,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中国经济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量的舆论支持。
同志们、朋友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用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许多用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新课题。这不仅对经济学研究提出新挑战,也为创新经济学理论提供新机遇。把脉中国发展,诠释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必将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学者、大成果、大智慧。
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更好地集众志、聚合力。期待我们在接下来一天的讨论中,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充分发挥智库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预祝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