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新创3.2家创新实体 京津冀协同创新“创造”新速度
发布时间:2016-12-04 11:34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李峥巍)今年前7个月,北京中关村企业日均在津冀设立3.2家分支机构,北京、河北、天津三地围绕科技创新的网越织越密,这是记者连日来在京津冀三地科研界、产业界、园区界走访了解到的最新动向。各界认为,随着天津滨海,河北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一批创新节点密集打通,三地正朝着“2018年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目标加速迈进。
“从北京西站出发,一个小时就能到正定,再方便不过了。”北京中关村智造大街智能硬件孵化器负责人王胜彪说,面对优势互补的河北,平台选择在当地设立了新基地,并已促成北京节能环保公司“燕园德普”走向正定,实现两地协同创新。
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机构总共687家,日均新创3.2家创新实体。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设定的目标,到2018年要初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园区链为骨干,以多个创新社区为支撑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协同创新将聚焦4+N的重点区域,即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河北张承生态功能区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以及保定等若干个产业项目承接地。
数据已经清晰证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今年前10个月,战略新兴产业拉动的中关村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收入突破3.2万亿元,同比达到14.4%的高增速。科技创新对首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
“显然中关村与河北、天津正加速朝着4+N这个目标迈进,越来越务实、具体,也越来越专业。”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说,3年间,协同创新已经从企业自发、园区促进的1.0模式,升级到专业化服务为主、面向产业经济需求、解发展难题的2.0阶段。
一个具备科研创新能力、产业协同能力的创新城市群正在区域内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