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破冰前行 湖南新化森林公安绘就候鸟保护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6-10-21 14:31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刘文婷、陈雄)白露秋分夜,一候鸿雁来。9月,成千上万的候鸟南飞途经湖南新化,而新化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再次进入一年一度任务最繁重、工作最艰苦的时节。
2014年8月以来,新化县森林公安局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凝警心、聚警智、举民力,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积极开展以打击非法狩猎违法犯罪行为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类案案件,在巡护、执法、宣传等方面亮点纷呈,并取得积极成效,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
曾经的“千年鸟道”——候鸟之殇
新化辖区面积位居湖南省第八位,位于雪峰山脉的千年鸟道上,西北部高山绵亘、沟壑纵横,森林资源丰富,鸟类种类多达97种,更有绵延56公里、水域面积达8500公顷的柘溪库区和面积达2504.9公顷适宜候鸟停歇补给、觅食栖息的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每年候鸟迁徙季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候鸟群过境栖息觅食,既是洞庭湖国际重要鸟类迁徙途径地,也是湖南省候鸟保护工作的五大重点县之一。
新化一带也是古梅山文化发源地,素称“梅山峒蛮”,自古就有用铳赶山打猎习俗;新化人好吃,素有“呷野味补身”的说法,捕鸟之风曾一度盛行。在2012年10月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一则反映候鸟在途经湖南省罗霄山脉的大山深处惨遭杀戮的纪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播出后,捕鸟重灾区之一的新化县引起了社会关注。
两年成效:血道变通途
2014年11月19日,如实反映新化森林公安候鸟保护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专题片《蹲守在候鸟迁徙路上——千年鸟道上的陷阱》在中央七套面向全国观众播出,新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森林公安积极作为,开展候鸟保护工作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2014年8月以来,新化县森林公安局共查破非法猎捕行为类案件6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2人,刑事拘留45人,行政拘留11人。其中办理该类刑事案件23起,移送起诉49人,缴获鸟铳汽枪50支、其他非法狩猎工具135件,收缴并放生野生鸟类610余只、蛇类1200余斤、其他野生动物260余只,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遏制了危害候鸟迁徙、栖息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全县非法猎捕候鸟人数同比减少90%,捕鸟数量同比减少95%。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候鸟保护机制的创新。
找准症结 构筑候鸟保护新体系
两年多来,新化县森林公安局立足“三情”,打破常规,从严从实,持续发力,针对“五个问题”,推行“五项举措”,摸索创新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从吃、捕、杀、出售、收购等各个环节破解候鸟保护难题,全面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
管好“一片山”创新情报机制
问题:非法狩猎时间节点一般在深夜,狩猎地多是深山老林、地广人稀的偏僻山区,其非法狩猎行为多具有隐蔽性,难以查处到位。
新举措:按照“以人管山”的模式,建立“山上信息员”制度,将情报阵地前移,源头上监控林区非法猎捕候鸟行为。吸收维山、槎溪、洋溪等11个候鸟迁徙必经主要乡镇的村组干部为候鸟保护信息员,联合维山的茶园、槎溪的福民村、洋溪的戴家凼、新化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等4个候鸟保护站加大候鸟保护的监测与信息共享,密切联系志愿者,发动群防力量,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联络机制。
新成效:鸟保护站多设于山高视野开阔区域,与村组信息员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形成了实时瞭望观测的预警机制;同时村组信息员熟悉当地地形地貌、民情习俗,有利于开展情报信息收集,提供线索协助破案,做到了一有非法狩猎行为,村组信息员、候鸟保护站、志愿者等各类情报员第一时间报送警情,森林公安第一时间掌握警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查处。
牢抓“四条线”严控流通环节
问题:捕杀鸟类等野生动物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链,是违法行为的原动力。大部分猎获物都流向了餐桌。而交通正是连接野生动植物供应地和销售地的关键所在。
新举措:积极与行政公安、高速交警、铁路公安、交通信息产业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行 “互联网+警务”协作模式,牢抓网络、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等“四条线”,通过加大对铁路、高速公路客运、旅游车及货运车辆及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加强信息互通、联防互助、技术互享等方面的协作,实现与县110指挥中心的情报无缝对接,尤其是在车辆拦截查控方面形成了快速反应、联合作战的格局,为及时、精确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方面提供了“指向标”。
新成效:严防“野生动物从林间流向餐桌”,将情报触角辐射至每一条交通枢纽、每一个虚拟空间,由以往的“聋子”、“瞎子”变成了“顺风耳”、“千里眼”。如2015年新化森林公安侦办的蔺某非法运输野生蛇类一案就由高速交警移交,收缴并放生的野生蛇类320余公斤。2016年4月,新浪微博《娄底新化县国土局吃国家保护动物》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和转发。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的黄关春同志亲自批示后,行政公安迅速与森林公安联系,森林公安联合县林业执法大队三天内查明案情迅速辟谣,及时消除了不良影响。
“三位一体”严格昼夜巡护
问题:全局25名森林公安需要守护千年鸟道上的乡镇就有11个,候鸟过境和停歇的范围大,警力严重不足,给巡查守护带来了难题。
新举措:根据新化的鸟类迁徙特性、种群变化趋势、栖息地等信息,加强与县林业行政执法大队联动,专门成立候鸟保护夜班值守行动组,实行单双号分组巡护,全面推行点、线、源“三位一体”巡护网格化管理。通过加大对候鸟等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繁殖地、集群活动的区域及非法狩猎行为多发地的巡护检查力度,抓好“点”的巡查;不定期深入各支岔线迁徙停歇地、迁飞通道,抓好“线”的巡查;深入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场所,全面清理整顿出售、贩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抓好“源”的监管,形成了联调、联勤、联打的工作格局。
新成效:行动组每天两辆警车在重点候鸟迁徙乡镇及龙湾湿地公园开展公开巡逻、实地检查踏看,对沿线主要入林通道进行夜后堵卡盘查,对迁徙候鸟开展救助和清网行动。同时,各村组信息员全天候开展林区巡逻,严密群防群治网络,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法制保障强化打击力度
问题:非法狩猎者利用鸟类“寻光寻声择路”的特点,用鸟铳、呼鸟器、细丝网等捕杀鸟类。而这些并没有列入禁用工具和方法中,导致打击力度不强。同时狩猎地地形复杂,上山小路众多,往往打击不能到位。
新举措:根据新化县林区用鸟铳等狩猎的习俗和现有法律法规规定,新化森林公安多次请示县委县政府,主动联系县法检两院,专门就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越冬候鸟等案件开展协商讨论,力争做到联动协作,案件快侦快破、快诉快判。
2016年4月,经请示新化县委政府,于今年县政府发布的《关于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中,第一次明确将鸟铳、仿声诱捕器及网捕列入了禁用工具和方法,为有效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办理非法狩猎刑事案件强化了法制保障。
为有效实施精确打击,针对非法狩猎者利用候鸟迁徙种群密度高、地点相对集中的习性,以及深夜捕杀鸟类、狩猎地复杂利于逃窜的现象,新化森林公安坚持以打开路。针对维山乡、洋溪镇、槎溪镇、炉观镇等非法狩猎案件的多发情况,组织精干力量,对近年来发生在该地区的非法狩猎警情进行串并梳理、地形比对、线索排查,明确打击方向,白天上山蹲守,连夜奋战实施抓捕,做到案件快侦快破,形成对非法狩猎犯罪活动的强大攻势。
新成效:2014年8月以来,每到候鸟迁徙季节,新化县森林公安局班子亲自上阵,全局民警不休一天假、不缺一班岗,连续两年多210余天里昼巡夜查,共出警190余次1800余人次,不分昼夜奔赴在候鸟保护一线。
2014年9月30日7点在洋溪镇戴家凼“一字界”非法狩猎案现场,经过近15个小时的蹲守,一举抓获现行犯9人。
2015年10月12日晚上8时许,正是深秋寒露节气,民警在洋溪镇新群村“刘家禁山”蹲守了5个多小时后,当场抓获4名非法猎捕者。
警民互动推进宣传入心
问题:“呷野味补身”、非法打猎“好玩”等不良风气仍然存在,对非法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成本认识不够,仍然是当前新化林区非法狩猎行为发生的主因。
新举措:开辟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一旦查破野生动物类案件,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并在重点乡镇及案件多发区域张贴简讯,曝光非法狩猎、经营、吃食野生候鸟的典型案件,以案说法深刻剖析违法成本;打造新邵、隆回、新化三县联合宣传机制,深入三县“千年鸟道”途径乡镇,联防开展野生动物宣传;开展大型生态摄影巡回展,推出“流动课堂”走街串巷,使群众更加直观深入了解;特别是对迁徙通道重点乡镇逐村、逐户、逐人走访,进行“拉网式”法制宣传,并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不法行为进行举报确保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深入人心。
新成效:两年多来,向林区干部群众共发放候鸟保护工作简讯5200余份,候鸟保护宣传资料6000余份,涉林法律法规知识手册3500册,微博微信点击阅读量达15万人次,宣传里程累计达1万余公里,使爱鸟护鸟生态文明、捕鸟食鸟违法必究的观念深植人心。
两年多来,在新化森林公安的努力下,新化警群勠力同心,为候鸟安全迁徙保驾护航。据悉,为解决夜间抓捕取证难的问题,新化森林公安局还将配备夜视仪,进一步强化警务保障突出实战,努力推动新化候鸟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