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
发布时间:2015-11-30 19:57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11月30日,在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发表题为《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总统邀请,我将于12月1日至2日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首次访问津巴布韦,我对此行充满期待。
尽管尚未踏上津巴布韦的土地,但我对这个美丽国家和这里的人民并不陌生。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秀丽的风景、丰饶的物产,更有勤劳智慧、勇敢坚强的人民。
津巴布韦人民一贯珍视国家独立、捍卫民族尊严,致力于非洲大陆的联合自强。正如大津巴布韦遗址中的石雕“津巴布韦鸟”,历经岁月和风雨打磨始终不改本色。逆风,恰恰是激励鸟儿展翅翱翔、越飞越高的动力。
中国和津巴布韦虽然远隔万里,但联结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深厚而牢固。在津巴布韦民族解放斗争时期,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结下了难忘的战友情。我听说,许多当年在中国国内和坦桑尼亚纳钦圭阿营地接受中方培训的津巴布韦自由战士,至今仍会哼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这令我非常感动。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当天,中津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35年来,中国人民和津巴布韦人民风雨同舟,友谊历久弥坚,合作硕果累累。去年8月,穆加贝总统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津双方一致同意将两国打造成为平等相待、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这一共识对引领中津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是津巴布韦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中方融资并承担的维多利亚瀑布市机场扩建、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建、“移动壹网”电信改造等项目,将为津巴布韦改善基础设施提供重要助力。
中津友好也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据我了解,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侨中间有一个名为“非爱不可”(Love of Africa)的妈妈团体,还有一位连车牌号都被当地孩子熟知的“程爸爸”(Father Cheng)。他们多年如一日给当地孤儿送去关爱和温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中津友好的“现在时”,也培育着中津友好的“将来时”。
去年,穆加贝总统访华时代表津巴布韦人民赠送给中国人民1对小狮子,现已正式落户上海野生动物园。它们被命名为“津津”和“菲菲”。在中文中同“津巴布韦”和“非洲”谐音,寓意中津和中非友好。它们已经成为中津友谊的使者,受到中国人民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
中津关系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表明,中津友谊源于两国真诚友好、重情守义的文化传统,源于两国共同遵循的独立自主、相互尊重等对外关系基本原则,源于两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
尽管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巩固同包括津巴布韦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石,永远不会改变。中国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津巴布韦以及其他非洲友好国家携手并进,把中非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走得更宽更好。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津巴布韦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经济社会转型计划”,致力于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我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同穆加贝总统和津巴布韦各界朋友深入交流,增进两国友好,探讨各领域合作新机遇,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我们要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中方坚定支持津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津巴布韦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我们要把两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起来,将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加强发展理念交流,推动务实合作提高水平。
——我们要密切人文交流,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合作,巩固两国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让中津友谊代代相传。
——我们要加强国际协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方赞赏津巴布韦作为非盟轮值主席国为维护非洲团结和促进非洲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
在结束对津巴布韦访问之后,我和穆加贝总统将前往南非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举行的第二次峰会,也是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的中非峰会。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期待着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共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谋合作,将中非团结提升到新的高度,共创中非友好合作美好未来。
11月的哈拉雷,火红的凤凰花开满枝头,带给人们以热情、希望、力量。我相信,在中津两国人民悉心培育下,中津友谊之花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注:萨杂(Sadza)在津巴布韦官方语言绍纳语中意为白玉米面,是津巴布韦人民喜爱的主食。“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为绍纳族谚语,原文为“Chikuni chimwe hachikodzi sad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