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长征精神的引领和传承”
发布时间:2016-08-17 19:35
新华社贵阳8月17日电 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长征精神的引领和传承”
新华社记者李平
“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令人敬仰,他们的精神值得永远学习。”到贵州土城参观红军长征遗址的“90后”青年杨景深有感触地说。
8月的土城,潮湿闷热。拥有女红军街、四渡赤水渡口、青杠坡战役等众多长征文化遗址的土城镇,随着长征胜利80周年的到来,吸引着众多像杨景一样的年轻人到此参观旅游。
长期在土城镇担任毛泽东和周恩来旧居解说员的聂闻告诉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学习成长的心态了解长征历史,希望从中有所收获。他每天接待的四五百名游客中大部分是年轻人,而在两年前他一周的游客接待量不到2000人,年轻游客的面孔不多。
酷爱美食与旅游,曾对长征文化一知半解的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张怡婷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茅台渡口纪念碑、女红军纪念馆等众多景点后说,在缺衣少食、强敌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中国工农红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为国争富强、为民争幸福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继承这份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休年假带着家人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的“80后”青年李静表示,长征期间,红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做到了革命队伍没有散、革命精神没有垮,最终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和命运。
曾因娄山关战役负伤,建国后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的孔宪权喜欢给孙女孔晓讲述长征时期的故事。也因为这样,孔晓对长征历史保有独特的感情。
“长征不仅是爬雪山过草地的代称,更是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英勇向前的感人事迹。每当想起爷爷口中的长征历史,更加感念老一辈革命家流血牺牲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孔晓说。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毛刚强认为,长征不单是历史教科书里的知识记忆,更是现实的精神食粮。“革命先辈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对当下青年成长成才、爱国奉献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长征精神的引领和传承,使其成为民族自强奋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