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8:19:47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四川建设者重回唐山 看望40年前罹难的537位亲人
发布时间:2016-07-27 08:19

 原标题:重回唐山 看望40年前罹难的537位四川亲人

  7月22日,抵达唐山陡河电厂陵园的部分遇难者家属为遇难者献花。

  7年前,曹兴梅曾来到这里,看到了三个孩子的墓碑,她放声大哭:“妈妈对不住你们!”

  对着刻有三个孩子名字的墓碑,她掏出手机拍了下来,带回重庆。以后每逢7月28日,她都会拿出照片来看看。

  老伴离世后,曹兴梅回到老家重庆铜梁。在唐山地震40周年前夕,她特意赶到成都。

  7月17日,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公司后院旧砖瓦房墙上,贴出一则通知,告知公司将组织遇难者家属,前往河北唐山悼念。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相同的位置,都会贴出同样的通知。

  40年前,一大批川人前往唐山,成为建设陡河电厂的主力。就在1号机组刚刚建起时,地震突如其来,3年的成果毁于一旦,更悲痛的是,537位川人不幸遇难,他们的名字留在了陡河电厂陵园的石碑上。

  而在陵园旁边的草坪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墓碑,上面刻着三个名字:杨晋、杨洋、杨梅。他们,都是曹兴梅的三个孩子,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她。

  是时,人正酣睡 ,万 籁 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这段碑文记述着那场7.8级大地震,永恒镌刻在唐山市的抗震纪念碑上。

  远在2000公里外,成都张家巷35号老院落里,住着10来个从地震中挺过来的老人。曹兴梅原本是其中之一,在2002年老伴离世后,她选择了回到老家铜梁。她说,“这些老人都是我的生死之交”。

  曹兴梅今年82岁,独居在重庆铜梁。几乎每天,她都会乘公交到侄儿家中,吃完晚饭,再回家。

  有空的时候,她爱往成都跑。7月25日,回到这里的曹兴梅串起了门。院子里,老人们往藤椅上一坐,抡起扇子,搭起话。但他们很少提及当年的往事。

  四十年,一晃而过。

  唐山大地震亲历者曹兴梅。

  悼亲人

  她曾在墓碑前痛哭

  “妈妈对不住你们”

  7月22日,中建二局一个81人团体从成都出发,前往唐山陡河电厂陵园,捧上一束束黄菊,悼念亡者……这样大规模的悼念活动,几乎每隔10年就有一次。

  因为年事已高,曹兴梅没有前往。

  在曹兴梅的家中,存着一张照片:在陡河电厂陵园一块草坪上,3个孩子的墓碑竖起。地震当年,她离开了唐山,没赶上将孩子送往陵园,这是留在唐山的一位姓李的好友,专门为她孩子购置的。7年前,曹兴梅曾来到这里,看到了三个孩子的墓碑,在老李的精心照顾下,单独立在陵园一角,她放声大哭:“妈妈对不住你们!”对着刻有三个孩子名字的墓碑,她摸了又摸,最终掏出手机,拍了下来,带回重庆。以后每逢7月28日,她都会拿出照片来看看。

  虽然这次没能前往唐山,但令曹兴梅宽慰的是,每年7月28日,好友老李都会到孩子墓位前悼念。

  周莹是这次81人团体中的一员,她是家中的第三代建筑人。40年前,爷爷、外公在地震中去世时,她还没有出生。7月22日,她从墓碑上1700多个名字中,找到了爷爷和外公的名字,久久伫立。她说,这次是她第二次来陵园扫墓,即使是以前在唐山生活时,能够前去扫墓的机会都很少,“虽然没见过爷爷、外公,但是很激动。”

  站在陵园前,离退办负责人贾伟说,年轻的一代不能忘记抗震精神,更要继承发扬前辈的工匠精神。

  忆往事

  凌晨3点地动山摇 她痛失3个儿女

  1976年盛夏,唐山闷热异常,气压持续走低。

  7月28日晚,5平方米的小间里,当时42岁的曹兴梅和丈夫杨再兴、以及3岁的小女儿挤在小床上。隔壁10平方米的房间里,睡着16岁的大女儿,14岁的二儿子。

  凌晨3点,突然一阵摇动,曹兴梅本能地翻身爬起,将睡在床尾的小女儿拥入怀中,丈夫杨再兴也坐了起来,双手抱住了曹兴梅。摇晃加剧,屋顶上的混凝土砸下,杨再兴被压住,曹兴梅昏了过去。

  再醒来,曹兴梅和杨再兴已被抬到公司食堂。知道三个孩子没能挺过来,曹兴梅顾不上臀部的疼痛,来到原住宅处。整个一栋房子已经垮掉,瓦砾中,她只找回来一张三个孩子的照片。

  随后,她和老公被送往河南洛阳中建公司附属医院。医生诊断,杨再兴胸十二、腰脊柱压缩性骨折,曹兴梅盆骨骨折。养病的日子里,身旁的病床陆续换人。一年后,夫妻俩成为同期入住病友中,最后两个离开的。曹兴梅已能正常活动,而杨再兴却只能依靠拐杖走路。

  再后来,夫妻俩跟随公司回到成都。路上,她对杨再兴埋怨起来:“你说,你之前那么严格干嘛,孩子要跟邻居借个脚踏车玩玩,你也不准。”曹兴梅记得,公司分房子时,担任中层领导的杨再兴把两居室房子让给了其他同事,自己一家人挤进15平方米的小房子。每逢有同事来家中说公事,他总要赶孩子出去玩。

  夫妻相扶相携 到死也要“在一起”

  抵达成都,公司领导让曹兴梅考虑是否要继续上班,她第二天就早早来到公司。

  下午回到家,打开门,饭桌上已摆上了一碗鲫鱼汤。“呀,哪弄的?”曹兴梅有些诧异。“我自己做的。”听罢丈夫的话,曹兴梅沉默了。从那日起,她不再抱怨。

  第二天回到家,菜饭又已上桌。曹兴梅急了:“你腿脚不灵便,弄啥子嘛!”杨再兴拉起她的手说:“以前我工作太忙,总让你和孩子等我吃饭。现在,就让我来照顾你。”

  每天早上7点,不上班的杨再兴还是按时起床,因为腿脚萎缩,他拄着拐棍去菜市场,来回得花上1个多小时。临近中午,他靠在墙边洗菜、做饭,一鼓捣又是1个半小时。一天,曹兴梅提早回到家,看到丈夫的两根拐杖搭在灶台上,身体前倾,靠着锅沿,一手翻动锅铲,一手抖着调味瓶……她的鼻子瞬间感觉有点酸。

  身边很多人主动提出,把孩子送到曹兴梅家养,也好有个伴。曹兴梅最终代养了妹妹8岁的小儿子小周。为了不让曹兴梅担心,妹妹还专门去做了公证。

  5年后,小周上了初中,曹兴梅因为担心辅导作业不力,让小周重新跟着妹妹生活。

  2001年,杨再兴患上癌症,再也起不来了。看着丈夫身体一天天衰弱,曹兴梅辞去工作,不善下厨的她,开始琢磨起厨艺。她专门向邻居请教起梅菜扣肉的做法,这是丈夫最喜欢的菜品。

  2002年,临终前,杨再兴希望能把骨灰撒进都江堰,曹兴梅则提议葬回老家重庆秀山。杨再兴摇了摇头,“不,我要和你葬在一起。”最后,曹兴梅抱着杨再兴的骨灰,葬在自己的老家重庆铜梁。在丈夫的墓地,曹兴梅也预留了自己的位置。后来,曹兴梅选择长期定居在铜梁。

  每逢公司举行悼念活动,曹兴梅就从铜梁赶回成都。

  7月25日下午2点,曹兴梅电话响起。“五娘……”电话是养子小周打来的,虽然他人远在上海,这样的问候电话,她总会接到。

  唐山大地震亲历者张明发。

  唐山大地震亲历者刘刚。

  亲历者“地震震它的,我们干我们的”

  7月25日,张家巷35号院,南充人张明发感叹着自己已经“从一个中年大汉,变成了一个老头子”。

  40年前的7月28日,当时36岁的张明发在一阵摇晃后,一手夹一个孩子,本能地从家中跑出。

  坐在街头,他望着眼前的楼房倒下才明白,“地震来了!”

  一阵漫无目的的走动过后,在距离水库还有十几米远处,他才瞥见了全貌,“周围楼房全被夷为平地”,地上尽是裂缝,开口大到可以伸进一只脚,笔直的铁轨被拧成了麻花。一片废墟上,他既悲痛又庆幸。

  张明发旁边坐着的是46岁的刘刚,他和他父母一样,也选择了在中建二局上班。

  唐山地震发生那年,虽然他才刚刚6岁半,但仍深刻地记住了那一幕:铁轨旁,听到周围的呻吟声传来,自己完全不知所措。后来通过父母,他知道了事发时的详细经过:地震发生后,父母里外应和,把他和 1 岁的弟弟从窗口抱出。在逃离时,父亲脚下踩到一个人,便把他放下,刨起了砖头,救出了那人。安顿好家人,父亲又返回废墟,循着呻吟声找人……

  当时的唐山,是一座孤城,电厂人自发自救。雨后形成的小水坑里,大伙爬着,埋头喝水。

  当晚,大家挤在铁路上度过。几天后,地面铺好废旧的暖气片,凉席铺开,塑料雨棚撑起,里面挤着十多个大人小孩,时常能听到叹气声、哭泣声……

  在这种环境中,他听到了一句话记忆犹新,“地震震它的,我们干我们的。”救援还没结束,雨棚不远处,简单地划了下片区后,一个个小型机器摆开,开始干活。一些机器已经损坏,大家想方设法修复。

  “地震,教会我更从容地生活”

  地震后的几年,这批建设电厂的川人分成几批,300多名职工回到成都,一些人去了北京,还有的留在了唐山,见证电厂历经重建、扩建,完成全部机组。

  张明发说,从唐山回到院子里,有的家庭相继离去,有的添了丁,“40年来,大家各有各的生活,无一例外,我们没有遗忘,也没有忘记向前看。”

  当年的6岁孩童刘刚,已是一个高二学生的爸爸。进入中建二局29年,如今已任经理的他,闲暇之余会去牛背山拍拍美景,到青城山运动流汗。他说,“地震,教会我更从容地生活。”

  从唐山回到成都,曹兴梅加入了老年协会,失去三个孩子的她,鼓励大家多到大自然里去走走,获得心理缓解。每次她来成都,就会向院落里的老人问起,“这次,我们去哪里耍?”

  7月22日,中建二局组织起来的81名职工抵达唐山看到,陵园外,三根高烟囱竖起,新电厂从唐山大地的沧桑中穿越而来,敞亮一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