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8:49:51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新闻

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文化部召开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2 20:09    点击量:556    

  9月21日,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文化部召开。据了解,本届艺术节将于2016年10月12日至11月15日举行。

  本届艺术节继续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坚持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大力培养本土本地优秀艺术人才。坚持推进国际文化艺术的专业交流,以“国际、经典、创新、引领”的标准,引进国际优质演展内容,共同推动世界文化艺术的合作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好节目集中,好节目惠民”,让广大群众分享中外艺术发展的成果。

 

传承与创新并举,综合品质继续提升

  本届艺术节参演节(剧)目共50台,其中境外节目28台,境内节目22台。参演剧目中原创新作达到25台,占总数的一半。参展项目共7个。

  文化惠民力度继续加大。“艺术天空”将在上海全市各区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商圈举行42台88场演出,其中境外节目26台,境内节目16台。“艺术教育”将通过与教委、专业协会、剧场、媒体等的深层互动,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艺术亲民平台,举办活动近60场。

  艺术节名家集聚,佳作荟萃,体现了多年来逐步形成的竞争力和引领性。

  音乐方面有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演绎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马林斯基剧院献演歌剧《黑桃皇后》;莫斯科新歌剧院歌剧《伊戈尔王》;迪图瓦携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献演;小提琴演奏大师安妮-索菲·穆特等。舞蹈方面有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演绎经典芭蕾作品《仲夏夜之梦》、美国保罗·泰勒舞蹈团将演绎现代舞大师保罗·泰勒不同时期的经典现代舞作品;上海女儿谭元元与世界名团首席带来《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舞蹈专场。戏剧方面有李敖原著改编、田沁鑫执导的国家话剧院作品《北京法源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精心制作的话剧《杏花雨》讲述两代人之间的“中西医之争”,李六乙导演、濮存昕主演的契诃夫经典作品话剧《樱桃园》等。

  除演出外,本届艺术节的展(博)览项目也是中外大师云集。墨西哥当代雕塑家哈维尔·沃尔斯基、俄罗斯著名油画家尤里·庞采列夫都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作品展。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叶锦添为本届艺术节打造的《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将展示他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最新理念。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国际顶级画廊齐聚,第二十届上海艺博会将乔迁新址再创佳绩。《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纪念展》呈现的肖像画、雕塑再现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璀璨人生。

策划与创意先行,“五个主题”贯穿始终

  1、 多层次,立体化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战略。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本届艺术节在各板块的内容中多层次、立体化地呈现“一带一路”内容策划。演展板块突出“融合”主题,集合了来自俄罗斯、匈牙利、捷克、以色列、卡塔尔、埃及等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展现“一带一路”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头号“音乐文化名片”,卡塔尔爱乐乐团将带来充满异域色彩的“天方夜谭—梦幻阿拉伯之夜”音乐会;俄罗斯圣彼得堡赛蒙扬奇剧团将带来成名作《瞧这一家人》;世界名团捷克爱乐乐团也将献演经典作品音乐会。

  今年将举办匈牙利文化周与福建文化周,全面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国家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文化魅力。匈牙利文化周中,将展示布达佩斯大艺术宫的“巴托克之夜”音乐会、罗比·拉卡托斯小提琴音乐会等特色鲜明的精彩节目。福建省有着诸多“非遗”珍贵资源,福建文化周将在本届艺术节上演舞剧《丝海梦寻》、木偶戏《赵氏孤儿》、闽剧《双蝶扇》、南音《凤求凰》等优秀作品。

  主旨论坛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呼应“一带一路”战略,将以“多元共享的文化艺术新活力”为题开展“一带一路”文化艺术论坛,在延续各个国家和城市间优秀文化和艺术合作的基础上,聚焦促进区域文化多样性和艺术创造力。

  节目交易会继去年世界各国艺术节总监发起成立艺术节合作发展网络后,今年设“一带一路”专题展区,截至目前已有28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2个艺术节专业机构确认参会,部分知名艺术节的总监将亲自站台,为“一带一路”沿线艺术家们的交流与合作出谋划策。

  2、 激励创新、扶持新作,力推中国原创。

  作为孵化原创内容的平台,上海国际艺术节不断激励创新,从多个方面完善机制,加大发现新作、扶持新人、推出新作的力度。

  今年的开幕作品是由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生民乐》。这部作品是上海民族乐团落实“一团一策”改革,与艺术节中心共同创意策划、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携手合作的原创新作。民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为开幕剧目,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用中国音乐母语来讲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作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分四个乐章《风》、《雅》、《颂》、《和》展开。同时以多媒体舞美设计呈现中国山水的独特舞台效果,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方式演绎经典传统音乐,传递中国精神。

  近年来艺术节采取委约制,对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创意的舞台作品从前期就进行关注。入围本届艺术节的委约作品有:以多媒体装置舞台剧表演形式呈现别样舞台魅力的木偶剧《爸爸的时光机》、由张军一人分饰多角进行中西文化对话的当代昆曲作品《我,哈姆雷特》等。

  另一方面,艺术节对青年艺术人才进行长期扶持,为他们走向国际搭建宽阔平台。今年是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五周岁的生日,五年来59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青年艺术家,通过创意申报、面试遴选、委约扶持,创作了50部委约原创作品,在国内国外演出上百场,不仅圆了青年艺术人才的艺术梦,并把一批青年人推向了国际舞台,坚定了他们的创作自信。本届艺术节舞台上,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等,就是“扶青计划”机制下诞生的最新优秀作品。

  3、辉煌的史诗,不朽的精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纪念长征胜利不仅是缅怀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更是青春、热血、信念的情怀抒发。大型话剧交响剧诗《吁地》由陈薪伊导演、喻荣军编剧,以长征故事为题材、以长征精神为主旨,以浓厚的革命情感,运用戏剧和交响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讴歌长征魂,展现长征路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英雄群像。

  将“飞夺泸定桥”搬上昆曲舞台,在北方昆曲剧院的历史上并非首次。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昆的前辈艺术家们就曾经创排昆曲武戏《飞夺泸定桥》,之后曾两度复排。作为这部北昆“传家戏”的第四度亮相,北昆的演职人员将以红军长征精神引领新版创排,以青春力量致敬英勇先烈的艰苦付出和卓越梦想。

  在“艺术天空”中,上海歌剧院将献演红色经典《长征组歌》、上海民族乐团将献演《长征路上民歌行》。这些作品与《吁地》、《飞夺泸定桥》等剧目一起,将在本届艺术节的剧院内外唱响时代强音。

  4、向大师致敬,永恒的大师,无尽的缅怀。

  2016年恰逢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艺术节邀请不同国家的优秀文艺院团,以不同艺术形式演绎莎翁作品,如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与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双团分别呈现不同艺术特色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将以现代芭蕾风格演出舞剧《仲夏夜之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联合制作演出的话剧《亨利五世》,则以多元的艺术语言展现了莎翁作品跨越时代的深厚内涵。

  为纪念汤显祖诞辰,上海昆剧团排演的《邯郸记》是汤显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黄粱一梦”的典故便出于此。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寇流兰与杜丽娘》等,则开启了“汤祖莎翁”对话的大幕。

  以致敬莎士比亚、汤显祖为主题,“艺术天空”在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特别策划了12小时狂欢日活动。当天除了有名家、名团、大师莅临现场进行演出外,还将结合专家赏析、彩排观摩、互动体验、创意集市、街头艺人、亲子专区等形式,打造户外艺术体验品牌。

  5、植根传统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戏曲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民族文化也是人民大众的精神家园。今年在艺术节舞台上,一大批精品力作将传扬东方之韵,以10台戏、600分钟回顾600年中国戏曲史。《600分钟600年》,集结了跨越9个剧种的14位名家,将献演一场难得一见的戏曲盛宴。上海评弹团新创排的《林徽因》展现一代才女的家国情怀、描写唐代大德高僧的第一部戏曲作品《玄奘》、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评剧《红高粱》等,从多元视角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一批新创现代戏如京剧《正考父》、晋剧《于成龙》以反腐倡廉为主题,针砭时弊,艺术手法有诸多创新亮点,且制作精良。

激励与指导并重,“扶青计划”孵化成果日见成效

  本届艺术节“扶青计划”将继续携手上海戏剧学院,以鼓励“传承、创新、合作”为宗旨,致力于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开拓国际视野,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遇。同时,今年除了10部委约作品外,还将呈现45台邀约作品,分别在上戏校园、上海大剧院、逸夫舞台、马兰花剧场、新空间等演出场所集中亮相。

  1、 委约邀约精益求精

  今年的“扶青计划”委约项目经过三轮评选、工作坊,从海内外近百项报名候选作品中,最终选出8部作品。入选作品中,青年钢琴家顾劼亭的音乐剧场《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用钢琴、昆曲、影像将舞台划分成若干区域,展开东西文化的穿梭对话;自由艺术家古佳妮的舞蹈《插销》,融汇传统武术,诠释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青年音乐家马海平的音乐剧场《折·城》、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原创作品《落霞集》等,都出自青年艺术家的新鲜思考,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对人生、社会的艺术态度。

  在“青年艺术创想周”中演出的邀约节目来自德国、丹麦、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意、德三国艺术家联袂打造,国家京剧院领衔演出的实验京剧《浮士德》;以新疆历史文化为素材,上戏青年编导原创的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等剧目尤为亮眼。

  2、 特别制作献礼五周年

  《双重》是今年“扶青计划”五周年的特别委约节目,由艺术节中心、新西兰故事盒剧团和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策划制作的这部APP街景沉浸式戏剧,将沉浸式戏剧与移动手机端APP创新结合,通过智能手机APP、短信、网络电话、现场演员的结合,反映当代青年的热点关切,给观众带来多维度的观剧体验。由艺术节中心推动,新西兰艺术家与“扶青”五年来培育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团队合作,将以“特别制作”的形式,共同把上戏校园打造成一个天然剧院,以沉浸式戏剧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独特的艺术享受。

溢出与创新融合,“文化惠民”点深面宽

  作为艺术节中重要的“文化惠民”内容,“艺术天空”与“艺术教育”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升级,吸引更多市民走进艺术节、参与艺术节。

  1、惠民到家更接地气

  已连续举办三年的“艺术天空”系列公益演出,持续不断地放大艺术节“溢出”效应。今年,参与艺术节演展主板的节目和艺术家中,有近六成将出现在“艺术天空”的舞台上。其中,迪图瓦、伊瑟利斯、凯尔特女人、卡塔尔爱乐乐团、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莫斯科新歌剧院等名家名团,将成为“艺术天空”的支柱和亮点。

  “艺术天空”紧密贴合各区文化发展需求与特点,向全市范围尤其是向远郊地区输送高品质艺术节目,形成“一区一亮点”,使文化惠民内容更优质、配送更合理、服务更到位。如与普陀、徐汇的合作,以推动文化进商圈为特色;与浦东新区合作,以丰富白领楼宇文化为亮点;与黄浦、长宁,以及合并后的新静安联动,为其定制音乐、舞蹈、舞台剧等方向的演出方案,使城市音乐草坪、中山公园、大宁绿地等户外演出场地的节目,越来越专业化、品牌化。

  2、溢出效应全面覆盖

  “艺术教育”注重将社会主义美育与青年德育相结合,将艺术教育与提升艺术素养相结合。今年的“艺术教育”,通过与市剧协、舞协等专业协会的合作,聘请20余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评论家、编创人员担任“艺术导师”,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策划、执行,极大提升了艺术教育活动讲解、互动、普及的专业水准。

  “艺术进校园”板块将艺术节的主板内容输送到校园,包括文化周、知名院团、喜剧节、木偶节优秀作品等四个系列,共有19场演出将在各高校与学子们见面。同时,紧密围绕主板内容的主题策划,该板块还将邀请学生走入上海各大一流剧院,欣赏艺术节的精彩演出和展览,剧目观摩数量做到全覆盖。

  今年艺术教育还将设置艺术教育论坛、工作坊、大师班等环节,让艺术专业师生、业余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到香港艺术教育专家关信培、演奏大师安妮-索菲·穆特和伊瑟利斯等名家,参与到丹麦戏剧教育实践“肯定式对话”、马良木偶装置艺术等体验活动中,丰富和提升艺术从业人员及普通市民的艺术技艺及素养。

专业平台升级,文化贸易效能增强

  节目交易会与论坛将吸引近6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专业机构前来参会。通过前期向买家卖家征询需求、向专业机构提供“走出去”网络渠道、向国内外创作主体征召原创新作,共将推出45台推介演出、7个论坛和8场专业研讨会。

  今年交易会在聚焦“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基础上,还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舞台艺术与科技创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及商业模式探索成为热点。有中、美、瑞士等国机构现场展示VR技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案例,并将与美国APAP演出交易会合作,在交易会展厅设置艺术科技专区,汇聚8-10家舞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兴演艺公司和科技公司。二是“走出去”项目的选拔与奖励机制推动国内原创新作积极参与竞争。通过已有的国际艺术节网络,与文化部外联局文贸处等部门、“欢乐春节”等品牌项目加强合作,结合国际国内专家的评审,交易会平台将成为中国优秀作品获得演出机会和资金扶持的舞台。

  论坛内容还将聚焦“城市叙事:记忆、想象和认同”、“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艺术塑造完美人格”等话题,为文化兴市提供多个层面的真知灼见,助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聚焦“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讨论“沉浸式戏剧在中国”、“表演艺术需要VR吗?”等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前沿问题,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