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文学之盐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14:28 点击量:888 大
中
小
与老屋、故居及古村落相比,方言更承载了我们更遥远的乡愁与更悠久的记忆,物质遗产难经岁月风吹雨打,方言俚语更能穿越沧桑口耳传承。人生百年已是高寿,而今天的湖南土语却可遥遥地接通《离骚》。以湘方言去朗读《楚辞》,不更能抵达屈原的内心与文化的意境?每个地方的方言,是这一方人的生命胎记与基因密码。
方言,可以成为作家作品的徽章。孙犁何以开创“荷花淀派”?赵树理何以建构“山药蛋派”?周立波的“山茶花派”,贾平凹的“商州系列”,以及海派作家与京派作家的文学特质的形成,不仅是依仗当地的风土人情,本地语言的运用,也功不可没。吴侬软语,中州音,粤语,东北话,川调闽南语,大嗓门的湖南土声,都成为可以分辨文学流派的特质元素。
方言之所以被作家所喜欢,源自方言本身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胡适先生说:“今日的国语文学在多少年前都不过是方言的文学。正因为当时的人肯用方言作文学,敢用方言作文学,所以一千多年之中积下了不少的活文学……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去寻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
方言是文学作品中的盐。方言最大缺陷,是适应性太小,在自个儿村庄,在同个地域,方言自可当饭。置身异地,又何以交流?所以运用方言也应适度,才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