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18:56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农业频道 > 渔业

福建将建20个“高大上”的渔港经济区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2 15:23    点击量:998    

  从单纯的渔船避风补给到水产品集市,再到综合性的渔港经济,我省不断地优化渔港结构,拓展渔港功能,渔港建设越来越高大上。

  为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大型央企和金融资本参与渔港经济区和渔业综合体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服务的深度对接,10月12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中交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在福州举行海洋经济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把渔港建好把实事办好 

  渔港经济区建设助力海洋经济 

  我省是台风多发区。全省拥有渔业人口170万人,机动渔船6万多艘,而原有渔港掩护水域小,设施简陋,大马力、大吨位渔船泊位严重不足,每当台风来临,多数渔船要颠簸几十公里去异地避风,同时港内过度拥挤的渔船相互碰撞,渔民因争抢避风水域和码头泊位引发的纠纷不断发生,给渔业生产和渔区安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渔港建设,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8】299号),201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闽政【2013】42号),全省渔港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13年底,全省已立项建设渔港244个,与2008年前相比,新增渔港数量124个,就近避风率从45%提高到71%。

  多方助力渔港建设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中交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四方将共同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拟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海洋经济建设专项产业基金。首期募集20亿元,主要用于投资省内渔港经济区、渔业综合体、渔业特色小镇、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

  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近688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3%,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我省将在发挥渔港避风防灾等现有功能基础上,以城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布局建设20个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明显的渔港经济区,进一步拓展渔港在贸易、加工、物流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功能,推动渔港群、城镇群、产业群三群联动,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首批建设黄岐渔港、东浦渔港、祥芝渔港、深沪渔港、大澳渔港、崇武渔港、诚峰渔港、三沙渔港等8个渔港经济区。

  石狮市祥芝镇在渔港经济区建设方面走在我省前列。2011年,祥芝镇制定了“渔港风情特色小镇”规划,2012年,又启动“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规划。结合两个规划,祥芝镇以祥芝中心渔港为依托,着力打造古浮慢生活体验区、滨海岸线景观带、泉州海洋学院的中试孵区、城镇商业地产综合体等,建设渔港风情小镇,构建产业聚集、多元化的渔港经济区。目前,祥芝镇已启动古浮生态保护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海边大排档改造、相关路段的拆迁改造项目;推介祥芝渔港风情芳华文化街整体招商;实施滨海岸线景观改造等工程。

  可以期待,不久的将来,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功能齐的综合性渔港将屹立在我省的主要渔业区。对此,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将渔港建设好就要改变观念,首先要树立现代渔港建设理念。今后我省渔港更多的作用将体现在带动陆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渔区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其次,高起点做好规划。提高渔港的功能定位,促进渔港旅游、游艇码头、休闲垂钓、物流餐饮等设施开发建设,主要港区要促进形成“前港、中产、后城”的格局;要加强渔港信息化建设,建成码头装卸、运输组织、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等流程规范的信息平台;要提升渔港建设科技水平,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渔港建设质量和低碳环保效能。  (许燕妮)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