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9:32:54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农业频道 > 渔业

发展健康渔业,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31 11:41    点击量:587    

    本报报道组

    “水域环境如何保护?”“渔业健康养殖模式能够为村民带来啥好处?”“水产品质量安全如何监管?”……近日,全国农牧渔业局长轮训渔业大县局长班在北京开课。培训期间,围绕一系列渔业热点问题进行授课、探讨。

    从水产养殖的水面类型上看,我国有池塘、大水面、网箱、工厂化等养殖方式,其中,池塘养殖方式面积大、产量高。但是,适合进行水产健康养殖的养殖面积有限,导致很多地区面临池塘标准化改造难度大、任务重的困难。“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受市场环境的限制。”湖南省津市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徐国斌认为,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模式的引进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对于养殖环境的影响,以保障渔民收益。

    对于如何进行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畜牧水产局局长邱以岭介绍了当地的成功经验,“推进水域生态修复,要以渔业资源养护为切入点,运用深化宣传教育、强化执法检查、实施增殖放流等方法,达到‘放鱼养水、以鱼调水、以鱼控水’的生态效果,使水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与内陆相比情况有所不同,对此,广东省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杨景业提出三种解决方式:推进人工岛礁建设;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常态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在授课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在探寻适合自己的多样化养殖方式,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致有两点:一是养殖密度过高,超出了水域的承载能力。二是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养殖生物的生活习性,有的方式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江苏省沭阳县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汪洲在描述沭阳县渔业发展概况时提到:“沭阳县的水产养殖主要为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出的‘四高’模式,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养殖模式不仅要科学,更要因地制宜,发挥长处规避不足,不能照搬照抄外地经验,只有满足当地各种条件要素的养殖模式才是好模式。”

    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可促进渔业发展由“重产量增长”向“重质量效益”转变,由“重物质投入”向“重技术支持”发展。“为了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我们结合当地特色,扶植相关企业打造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园区,建立对虾机械化养殖出口示范基地、标准化对虾生态养殖示范区等项目。”广东省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电白分局局长杨浩章在分组讨论中介绍了当地的养殖模式。

    据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9.6%,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然而,药物残留、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农药等任何易被忽视的因素都足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在采访中,记者可以感受到各地政府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要督促水产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企业健全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开展‘三项记录’检查,规范水产养殖和苗种生产问题。”江西省万安县渔业渔政局局长郭渭华说。

    河南省罗山县水产局局长傅政卿补充说:“要破解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要建立标准化养殖,规范养殖记录,定期对水产投入品质量进行抽检、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质量安全制度。”

    (报道组成员:李飞 杨梦帆 高雅)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