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28:34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佛山祠堂串起历史遗珠连成旅游特色线路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1 10:35    点击量:1551    

  每到婚庆旺季,佛山人热衷在宗族祠堂摆酒设宴,一时间,古色古香的祠堂热闹起来,成为了当地一抹独特的岭南风情。

  “顺德祠堂南海庙”,这句谚语,是对佛山祠堂的生动描述。佛山祠堂就像历史遗珠,散落在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它们承载着历史风云,成为了佛山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那么,佛山为何祠堂成群?作为建筑遗产,其本身又有什么历史和现代价值?近日,文化周刊记者走进佛山部分祠堂,通过实地走访,领略祠堂艺术,倾听祠堂故事,了解祠堂传承的喜与忧。

  问:佛山为何多祠堂

  祠堂,多被称为家庙、宗祠,是供奉祖先神主、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除了祭祀和议事外,它还是宗族聚居空间的核心,作为村里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把族人牢牢地凝聚在一起。

  行走在佛山街头,在摩登现代的大楼之外,不时总有气势恢弘的大祠堂跳脱出来,独立的,连片的,让人对这个历史名城,增添了许多憧憬和敬畏。

  据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佛山镇内(约今禅城区)有祠堂372座,大部分是清朝修建的。事实上,佛山祠堂的兴盛程度,很可能超过大家对历史的想象,尤其是顺德和南海,几乎村村矗立着祠堂。

  或许有读者会问,佛山为何有这么多祠堂?

  三水区文化学者梁德荣认为,从历史的社会环境中,可以寻找到佛山祠堂兴盛的起因。

  佛山原来都是水乡,从南宋时期开始,有许多人逐渐从中原迁徙到岭南地区。当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时,人们就会举办种种酬拜活动。“庙宇、祠堂文化正是从那时开始兴旺起来的。除祭祖等活动外,祠堂还用来开村民集体大会,或者用来操办村里婚嫁、丧事等,祠堂实际上是村民的一个公共设施。”

  对此,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永锡也表示认同,佛山在历史上的种种庙会祭祀活动,其实是原始农耕文化心理的继承,是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的,就是庙宇和祠堂文化的兴盛。

  社会环境,只是祠堂兴起的最初诱因,真正支撑它发展的,还是发达的经济现实。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描绘佛山的祠堂成长史。

  明清时期,佛山有着“中国四大古镇”的美誉,手工制造业的发达,让它的经济文化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各姓大族的资产有了丰厚积累后,纷纷营造祠堂。宗祠制订规范族人良好道德秩序的族规族约,并以血缘和经济利益为纽带,调和各种矛盾,维护族人利益。

  禅城区博物馆文博馆员、梁园修复工程技术部主任张宏曾著有论文《浅谈佛山祠堂建筑特点》,他说,为了维系聚族而居的移民宗族,富有的家族广建祠堂。“因此,祠堂建筑已普及到佛山地区各个村镇,成为族人祭祀祖先和族人集体活动、族长施政的地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祠堂同时还是村里的书塾,它的兴盛,深刻反映了佛山人崇文尚学的精神精髓。

  同时,祠堂的社会意义功能,也不容小觑。

  佛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室馆员梁燕多年奔走各个村落收集族谱,见证了许多祠堂的重新修复与再造。她说,这些年来,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势力加大了对古老宗祠的保护,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海外华人翻新旧宗祠,寻根问祖,联络故众,心系国家。

  “祠堂在促进村落内部团结与和谐的同时,也让人们在物质增长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梁燕表示。

  喜:重修祠堂成共识

  祠堂是宗族文化的象征,它浓缩了宗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体现出浓烈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祠堂的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

  过去,祠堂在很多时候充当着族人的“衙门”,尤其是针对族内事务。族内几乎所有的纠纷都在祠堂里解决,宗族重要的会议在祠堂里召开,乡规民约也在祠堂里发布。但随着乡村变迁,农村不再是曾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原本充当“小衙门”角色的祠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淡化了原本的功能。

  现在的祠堂虽然没有像明清时期那样严格意义上的“族长”、“房长”,但是在族人眼里依然有一部分德高望重、处事公平的长者,他们依然发挥着调解族人矛盾的作用,有的村委、居委解决不了的问题,经他们出面后却可以很好地得到化解。

  不幸的是,曾经灿若星辰的佛山祠堂,也曾经历了一番“劫难”。

  梁燕介绍,建国初期,祠堂主要发挥传统的祭祀功能,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四清运动”等影响,佛山祠堂数量减少,功能也变成大食堂、居住所等,其中部分更是被拆毁或倒塌,“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恢复祠堂祭祖。可喜的是,这些年来,重修祠堂更是成为许多村民的共识。”

  近年来,佛山兴起了一股重修祠堂之风。三水区金本亨堂村耗资上千万重修了村里的“邓氏宗祠”,一时间成为当地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作为宗族的内部事务,修葺祠堂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梁德荣认为,只要对祠堂进行合理开发,既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祠堂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就应该大力支持和促进。

  同时,也要承认,佛山目前还有不少祠堂,处于荒废状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难以找到发挥宗祠作用的契合点。

  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关宏表示,佛山祠堂的发展呈现出衰落、延续和新生三种走向并存的局面,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祠堂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发展村落经济,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客观需求。

  探:走上祠堂复兴之路

  事实上,在复兴祠堂的道路上,不少村落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7位陈氏宗族的热心长者组成的筹建委员会,全年打点祠堂事宜。在保留祠堂传统文化的同时,利用祠堂的场地和凝聚力等优势,融入了现代文化、体育等元素,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书屋”、“星光老年人之家”和“文化活动室”。同时,祠堂改变以往只面向族人开放的传统,让本地人和外地人共聚一堂,互相融合。

  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平地黄氏大宗祠则走了一条“复兴传统”之路。

  “别看大宗祠现在这样完整,成了省级文保单位,它曾经还是‘危房’。”年逾七十的黄汉威老人告诉记者,解放后,黄氏大宗祠一度成为平地乡政府办公场所,被当作会场、茶楼、仓库等使用。

  1994年开始,黄氏大宗祠族人积极筹集经费,耗资约120万元,修复了被破坏的部分区域,还专门新建了大戏台供村里的曲艺社做排练场地。此外,它还恢复了婚礼、春祭、冬祭、观音诞等几乎所有的传统功能。

  在走访过程中,也有不少村中老人向记者表达了祠堂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担忧。顺德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于2010年开始修缮,并于去年完工,族人陈十妹告诉记者,目前关注祠堂文化的多为老人,鲜有年轻人参与到传承祠堂文化行业中。

  对此,梁燕认为,要引起年轻人对祠堂的兴趣,就要为祠堂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旅游景点,在祠堂内宣传宗族历史和名人典故外,让它成为宗祠文化博物馆。

  市民黄晓卿则建议,政府可以在这些密集的村落群中,以宗祠为点,优美的风景区为线,建立起一个旅游区。“政府出资修缮开发这些村落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保护宗祠,另一方面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旅游业所得的利益,又可以投入到宗祠的修缮和管理之中,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祠堂要成为景点,必须挖掘各自的特色。”三水知名老文化人、区文艺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陆探芳提醒,串成旅游线路的祠堂应该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事实上,近年来,岭南水乡逐渐成为一个旅游热点,祠堂作为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游客游览的重点。

  紧随着岭南水乡和佛山古村活化的步伐,佛山祠堂,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来社会的检阅?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