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中的"窃听风云":日常用网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09 16:52 点击量:562 大
中
小
漫画作者:张学士
电影《窃听风云》中,窃听者使用一款先进阻截器,只需输入目标的手机号码,就能轻松窃取信息。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手段,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上演“真人秀”,给个人、军队和国家的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前不久,某地警方摧毁了一条生产销售定位、窃听、偷拍设备的网络黑色产业链条,缴获相关设备2000多个。调查发现,这些设备被伪装成充电宝,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遥控定位、轨迹查询、远程录音等,个人及家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记录下来。
这样的新闻并不鲜见。据了解,全国公安机关在去年“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00多人。隐私信息被泄露、个人数据被违规倒卖,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困扰,更带来了财产、人身安全隐患。
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扫码登记、人脸识别、拼团购物、信息绑定、帮忙砍价……网络带来便利,也产生烦恼:从没完没了的骚扰电话,到令人抓狂的短信轰炸;从恣意妄为的信息收集,到投其所好的精准推荐;从全民直播的智能监控器,到无处不在的隐秘摄像头,信息网络星罗棋布,窃取技术日新月异,令人防不胜防、顾此失彼,不经意间就可能造成个人和单位信息泄露。
军人是要打仗的,信息就是战斗力。个人资料尤其是涉密信息,影响军事安全,事关部队打赢。今天泄露出去的信息,就可能成为明天战场上敌人射向我们的子弹。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一名埃及飞行员正在进行激烈空战,耳机中突然传来妻子关切的声音:“亲爱的,回家吧,我和孩子需要你。”稍一走神,机毁人亡。岂不知,这一声“呼唤”正是该飞行员平时与妻子通话被监听,对手据此模仿出来的。
三军之事,莫重于密。保密工作只有0分和100分。互联网时代,数据需要流通,但不能“裸奔”。制止窃取个人信息犯罪行为,国家正在加大打击力度,相关法律法规也日益健全。对于官兵个人而言,保密之弦一刻也不能松懈,日常用网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不该扫的不扫,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留的不留,切不可以隐私换取便利,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者单位:32134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