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8:19:04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拆座油库码头“还江于民”改一条过江通道“给江豚让路”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08 09:27    点击量:511    

  拆一座油库码头“还江于民”改一条过江通道“给江豚让路”

  长三角“压轴”长江大保护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 张春海 摄

  去年1—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至今已四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人心

  日前,“长江白鲟灭绝”引发关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去年底发表了论文,称根据模型计算,中国长江特有珍稀物种长江白鲟预计在2005年—2010年时已灭绝。心痛。

  这些年,不仅是长江白鲟,关于白鱀豚、长江鲥鱼和刀鱼的新闻也常让人揪心。

  好消息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以上区域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暂定为10年的常年禁捕。去年12月23日,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去年12月24日一早,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豚人”刘义文就与同事驾着小艇出去巡江,当天天气虽冷,但他却因前一天“长江保护法草案”的消息而心里觉得热乎:“真想把好消息告诉江豚。”长江江豚作为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也被称为“长江微笑天使”。曾几何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豚常见,站在崇明岛的江边,南通启东启隆镇兴隆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爱华告诉记者,小时候,当地居民常看到成群的江豚,不仅是江豚,那时丹顶鹤、大雁、野鸭等也会在芦苇荡出没,后来渐渐少了。可喜的是,在2018年前后,他又在江上看到成群结队的野鸭。

  与长江沿岸百姓观感一致的是,2019年1月至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至今已四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人心。

  长江在行动。

  长江人怀念芦苇荡

  曾几何时,长江中下游“化工锁江”。记者曾多次沿着江苏省的长江沿岸行车,看到烟囱不少,沿岸布局了化工园区、火电厂、钢铁厂及金属加工企业。

  这些烟囱和工厂,见证过当地的发展。在江苏南通,记者去了姚港油库码头,自1958年建立后,一直是为南通、泰州乃至盐城等地配送成品油的中心油库之一。红火时,油罐车排队超出一里路,随之而来的化工区、化工厂、农药厂等,给当地人带来不少的收入。姚港社区所属的任港街道,是南通港码头所在地,具备石油、粮油转运等产业,曾经被称为长江以北首个“亿元乡”。

  上世纪80年代,这里建起了南通首个农民集资兴建的高层建筑,17层的天南大酒店,主要客源之一就来自沿江码头。上世纪90年代,不少当地农民,每每听到码头传来轮船汽笛声,就会扔下锄头跑到码头做生意,“卖卖茶叶蛋、泡面和矿泉水”,生意好时可以24小时不睡觉。后来,这里还聚集起不少造船企业,人们有“共识”:要向长江要发展。隔着长江,在南通对岸的苏州张家港。也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长江沿岸也热闹起来,煤炭和木材码头起来了,灯火通明的工厂也有了。

  这是多年来的“长江生意”。

  可是,长江两岸上一点年纪的人,都怀念芦苇荡——长在江边的张家港人周富明记得,好多年前,一江之隔的南通江岸有且只有一座发电厂,天气好时,连发电厂里的标语都看得清清楚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就从事长江保坍防洪工作,他记得当时的张家港这一侧长江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大型工厂,“就像大草原上的河道那么原生态”。他回忆七十多年前,长江水质很好,江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当时的生活乐趣,是等潮水退去,从岸边的小水坑内捞小鱼、小虾和螃蟹。

  渐渐地,芦苇荡少了,在长江北岸的姚港区域,通往油库的路面总有黑色油渍,长江里的小螃蟹“油味”很重,周富明回忆:“水面黑黑的,水上漂油花。”后来,随着长江航道运输船只越来越多,以前常见江豚、刀鱼、河豚等也少了。

  他怀念过去,一次他在江面上偶遇渔业队,他们刚从靖江买了一筐河豚,每公斤8角多,在江面上,常有白鱀豚、江豚露出水面。在姚港油库成立初期当过民兵营长的施汉清也怀念芦苇荡,他记得油库周围本是竹篱笆,后来改成围墙,江滩逐渐成了堤坝和码头,原本穿过芦苇荡便可看到的长江,渐渐看不到了。

  提及“长江大保护”,他们都举双手赞成。

  “长江生意”已变了

  去年,南通姚港油库码头开始拆除,正启动整体搬迁。油库围墙已经拆除,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会在退潮时到江边钓鱼。在长江对岸,张家港不仅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还将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确定为“不开发区”。

  大江奔流,一如千年,如今却焕发新颜。“长江生意”已变了。

  “以前只想着怎么样发展,如今更注重生态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回到姚港社区工作20余年的陆锦坤说,大约在2000年前后,当地人开始对习以为常的污染说“不”。以前,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淡薄,上世纪80年代,“外地来的人能闻到农药味,本地人却习惯了”,由于化工厂排出来的废气导致农作物叶子发黄,还有油污随雨水流进农田里。为“解决”问题,几个工厂联合组成“赔偿小组”,按亩给当地人赔偿金。放在今天,肯定行不通了——有人指油罐上的“拆”字问:“什么时候能拆掉?”人们都认可,长江沿线整治后,环境确实好多了。

  60多年的老油库被拆除,正是最近几年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着力于岸线腾退、破题重化工围江的一个缩影。位于崇明岛上的启东市启隆镇的永隆社区,以前有一个钢厂,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前后存在了10年时间,近两年拆除搬迁了;附近的砖瓦厂也停掉了。永隆社区党总支书记倪和生告诉记者,虽然钢厂曾经贡献了可观的税收,解决了不少就业,但老百姓肉眼可见的排污和粉尘等问题,让当地下定决心必须搬掉。

  普通老百姓看不到的,也在整治中。比如长江中的非法采砂,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它就像“江上毒品”,因其暴利,一艘船一晚轻轻松松能获利数万元,违法者对长江水文非常了解,甚至有人专门“盯梢”水利局的车。不仅如此,现在非法采砂也正越来越先进,以前的抽沙的管子像大炮一样架着,而现在都是隐形的管子,在船舱内与动力系统集成到一起。

  前段时间,一艘隐形采砂船在南通水面作业,船尾黑烟冒得厉害,当发现执法人员时,船只便驶向上海崇明水域——以前都是“各扫门前雪”,只要把违法船只赶出南通水域,就和南通方面“无关”了,想不到执法者一路猛追,最终该船在苏通大桥附近的苏州水域被抓获。长江上的水利、交通、港口等部门已有联动,形成治理合力。

  2019年1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如皋市人民法院设立的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对南通市(不含启东市、如东县)、扬州、泰州市的环境资源相关案件实行跨区域管辖。目前第二法庭已经受理20多个非法采砂案件,案件占比达20%。如皋市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薛专告诉记者,除了在如皋市人民法院设立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外,还在长江南岸的江阴法院设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已正式启动跨区域管辖。

  去年10月,第二法庭在江都区仙女镇新和村文化广场巡回审理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吸引了不少渔民前来旁听,此外如皋、江都两地执法人员还在长江扬州段江都大桥镇五圩码头现场放流鱼苗3425公斤。“‘恢复性司法’原则正推进长江保护。”如皋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顾雪红介绍,其中涉及的公益诉讼,将增殖放流前提到诉前,不仅能够更好地及时恢复生态,也可作为量刑从轻的依据。“第二法庭的设立不仅是为案件,而是为了促进生态保护效果最大化,为的是恢复、改善生态环境。”顾雪红说,第二法庭正以生态环境切实修复为价值目标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修复金缴纳到位300多万元。

  生态保护不分边界

  距离正拆除的姚港油库并不远,去年在南通的长江边开了户外浴场——狼山滨江浴场。它与沿江步道、绿茵广场一起,成为南通“还江于民”的最好诠释。

  从曾经的“滨江不见江”,到现在的“城市会客厅”,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蝶变让外界惊呼的同时,也让南通市民有了切实获得感。以前,想要直接看到长江的去处不多,狼山是选择之一,其他区域多数是工厂、码头等。“20多年前我刚到南通,骑着摩托车到狼山看长江,当时可供步行游览的岸线长度,一会儿就能走完,不费什么力气。”南通市水利局副局长王海陵说,现在若要沿着狼山一带的长江岸线散步,全程要走两三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崇明、无锡江阴、南通如皋等地正开展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目的就是长江口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口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也是鱼类“活化石”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特有的栖息场所。2016年,上海就建成和投入使用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一期工程,如今,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的二期项目已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基本建成。

  去年,南通市政府和上海市崇明区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编制实施《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共同建设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上海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离不开长江北岸的南通共同推进大保护。”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告诉记者,大保护要如何“共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理应率先一步发力,让长江成为全国生态发展的样板与典型。

  长江保护不只在干流,也在支流。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北岸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早在2005年便由江苏南京与安徽滁州两市全面采取“退渔、退耕、还湿”等行动,对该区域实施生态性修复和保护性开发。现在,占地面积5800亩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有着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池杉林,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有趣的是,该公园有两个大门,分别位于南京六合区和滁州来安县。“这座公园,六合、来安各占一半。”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解释,生态保护本就不分省界。

  为了长江,大家都在想办法。去年南京改了一条过江通道的方案,为了“给江豚让路”。去年底,安徽省林业局已启动长江安徽段江豚全流域保护工作前期调研,计划整合分布在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地的江豚资源,筹备建立安徽江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在崇明岛上工作的张爱华,对长江也有新的期待。启隆镇兴隆社区有一个地方叫仙鹤村,张爱华在思考,能否在那里建小型湿地公园或者保护区?“既然丹顶鹤曾经来过,以后能否再吸引它们来。”他畅想着。

  在苏州张家港,现在当地的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就建在当年江滩坍塌最严重的地方。周富明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长江,为了守卫江堤,他骑车、步行在江边日复一日地奔波了很多年;他的儿子周汛峰也是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的员工,并在长江边工作了20多年,看守过6座通江水闸。更有趣的是,这些年这里出现了不少“上阵父子兵”,保护着长江。(记者 任俊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