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53:07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

青岛大虾和舆情危机处理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1 05:52    点击量:1241    

  作者:徐迅雷

  网络时代,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毁于一虾”。国庆长假中的10月4日,有外来游客在青岛市“善德活海鲜烧烤”吃饭,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是38元一只,而且告诉说你一共吃了40只,结果那一盘冒充“海捕大虾”的普通基围虾,要价1520元。本来外出旅游是“步步开心”,结果却弄成了“步步惊心”。这事儿立刻引爆网络舆情,对一个著名的城市的杀伤力,无异于投了一颗无形的“原子弹”。

  这是一起极为失败的舆情危机处理,教训十分深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舆情危机意识,没有遵循“黄金一小时”法则来处理舆情危机。英国著名声誉管理和危机公关专家唐纳德·斯蒂尔,担任BBC首席媒体发言人达11年,他认为涉及“声誉危机”的事件,一定要遵循“黄金一小时”法则,第一时间出面迅速处置,从而变“危”为“机”。在这次“青岛大虾”事件中,当地诸多相关的部门偏偏是反着来的。

  游客报案后,当地派出所没有任何的舆情危机意识,对明显的欺诈置之不理、一味推诿,称这事情管不了,属于价格纠纷,让受害游客去找物价局。由于事情发生在夜间,物价局倒是很干脆,说他们已经下班了,让游客报警找110解决,把皮球踢了回去;到了第二天,物价局仍然没有一点舆情危机意识,说必须过完节才能解决……只要有一点正义之心,行一点“匡扶正义”之举,有一点危机意识,做一点“危机公关”行动,这完全可以在当夜就变成“树立城市形象”的正能量故事:“无良老板,欺诈不成反被惩处;外地游客,盛赞青岛美丽正气。”可是没有,懒政已然成习惯,管它洪水将滔天。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盘虾要价1520元”引爆网络,成为国庆长假“负面新闻”中的最热话题。其他在青岛挨宰的游客也纷纷向媒体诉说经历,最典型的是有游客遇上一只天价“帝王蟹”,“每斤398元,拔掉螃蟹腿上秤一称,2786元”!没有挨宰的网友,同样纷纷声援,因为“下一个挨宰的可能就是我”。最有才的段子手,立刻创作了大量嘲讽的段子,比如:吃饭前,点了几盘8元瓜子,拿过账单一看:61万!是一颗瓜子8块,不是一盘;旁边一个点米饭和一个点芝麻饼的,立马休克了,因为米饭3元,芝麻饼5元!由此诞生了一个网络新成语——“青岛大虾”。

  危机处理,决不可拖延推诿;信息发布,决不可“真相欠奉”——最需要的是:快发而不是慢发,首发而不是转发,真发而不是假发,实发而不是虚发。所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最好的;舆情危机处理如果错过了“黄金一小时”,后面怎么弄都会极其被动。

  让人想不到的是,青岛旅游局随后竟然在微博上晒起了美食,立马引发网友疯狂吐槽,典型如:“马云王健林青岛会面共商发展大计,餐后双双资产清零意外破产!”出了糗事就弄“正面形象”,这跟2012年2月“7道菜9746元”的“三亚天价海鲜”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的做法异曲同工,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在官方微博上自夸:“今年春节黄金周在食品卫生、诚信经营等方面,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这都是完全错误的危机处理方式。

  青岛那个“不善不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已被查处,罚款并吊销执照;有关市场监管的负责人也被宣布“停职检查”,但“青岛大虾”这张无比丑陋的“狗皮膏药”将长久贴在青岛的脸上,难以撕下。

  舆情危机处理,检验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徐迅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