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助力冬奥会 北京全方位打造冰雪名片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15 13:48 点击量:4019 大
中
小
原标题:助力冬奥会,北京全方位打造“冰雪名片”
14日,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主题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本市冰雪运动发展”记者会,图为记者会现场。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现状如何?本市冰雪运动发展情况怎样?有哪些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昨天下午,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第二场记者会上,政协委员围绕“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本市冰雪运动发展”主题进行了热议。北京冬奥会筹办的“行动路线图”得以呈现。
一年时间,本市502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各部门紧密配合,扎实工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孙学才说。
孙学才表示,近年来北京广泛开展冰雪运动,设立了冬奥知识、冰雪运动知识大讲堂,走进企业、社区、校园传播冰雪运动知识。从2014年以来举办了四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2017年至2018年的雪季,本市举办了市区级活动336项,吸引了502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孙学才特别提到,最突出的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在去年的联赛中,29个俱乐部、162支队伍、255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还成立了4支青少年冰球队,1支滑雪队伍,107支区级冰雪运动队,注册运动员达4554名,为后备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本市竞技冰雪水平也持续提高。孙学才说,北京在原来只有一支专业队的同时,组建了16支北京冰雪专业队伍,包括俱乐部在内,共成立了各类冰雪专业队伍28支。目前北京有77人入选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主要集中在花样滑冰、钢架雪车、雪橇、雪车和速度滑冰上。
冰雪设施也有提升与改善,孙学才透露,目前全市有室内滑冰场37处,41个冰面,室外53座滑冰场地、20家雪场,这些冰雪设施的建设,为冰雪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奠定了场地基础。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冰雪产业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孙学才介绍说,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冬运博览会,制定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支持延庆区打造国际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区,促进了冰雪产业发展。
推广“北京模式”,拿出冰雪运动解决方案
“成绩斐然!”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李杨薇用四个字来形容冰雪进校园的成果。
过去的一年,李杨薇采访了很多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各方面的参与人士,她欣喜地看到,两年多时间中,北京已探索出了少冰少雪、突破季节性限制的冰雪运动解决方案。比如前门小学引进了滑雪模拟机,帮助学生体验滑雪乐趣,旱地滑冰、冰球、冰壶等项目也在中小学广泛开展。
精准普及冰雪运动已成模式。李杨薇说,中心城区离滑雪场地远,主要开展冰上活动。大兴、顺义、延庆等则注重雪上项目的体验,鼓励学校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让学生上冰上雪。“冰雪运动进校园,还以优势项目带动了劣势项目。”李杨薇说,“北京经验”“北京模式”可进行更多推广。
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李妮娜则建议,北京市民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周末时间,到周围冰场进行培训,这虽会需要更多的免费场地,但也有助于让市民更多了解冰雪运动。她认为,还可发动离退休人员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通过社区宣传等形式,让他们了解冬奥历史,并推出冰上、雪上活动,比如冰壶运动是老少皆宜的运动,进行改良后,可以向老年人群推广。
李妮娜还说,应该建冬季运动发展史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冬奥历史和文化。
打造冰球名片,助力北京冬奥
到2022年,北京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实现“1248”目标。孙学才解读说,“1”是指打造一张冰球名片,“2”是指建立冰上队伍和雪上队伍。“4”是冰雪产业达到400亿元。“8”为到2020年,800万市民参与冰雪运动。
打造冰球名片,北京已取得了扎实成效。市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说,北京已成为全国冰球人才培养中心,不仅建成了105所冰球特色校,而且在由中国冰球协会主办的2018全国青少年U系列(中小学生)冰球锦标赛中,北京青少年捧回5个冠军。北京还在逐步打造成冰球赛事中心,北京体育局已和相关机构达成协议,在同等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北京作为举办地,曹卫东说:“2019年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将在北京举办,北京将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冰球赛事。”
曹卫东还建议,将北京打造成冰球全国推广示范中心,“冰球体现勇气、力量之美,通过冰球文化普及,带动奥运文化进校园。”他还建议将北京打造为冰球国际交往中心,通过冰球推动中外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
探索跨界跨项,加快冰雪人才培养
冰雪人才的培养、充实和发展,同样也是委员们谈及的热点话题。
在曹卫东看来,冰雪人才既包括参赛方面的人才,如运动员、裁判员,也包括办赛方面的人才,还有科技文化方面的保障人才和社会推广人才,“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冰雪人才储备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说,这四类人才培养渠道完全不一样,其中参赛人才和办赛人才,采取了超常规的手段,比如跨界跨项的培训,冰球运动员就有400人在不同运动队进行训练,从而弥补了人才的不足。同时,高校近年来加大了冰雪人才的培养力度,设立了相关人才培养专业,研究机构也进行立项研究,助力了人才培养。但他认为,科技文化保障人才和冰雪推广人才目前还是短板,因此在此次政协会议的提案中,他提及了相关问题:冰雪人才培养应该向纵深推广。曹卫东说:“中小学校懂冰雪运动的老师还是少,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培训,实现就地转化,实现跨界跨项的培训,提高冰雪人才储备。”路艳霞
(责编:刘佳、连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