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17:10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2018年戏剧舞台素人当主角 VR进剧场五部《茶馆》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30 12:42    点击量:2367    

  “据说是北京三十三年来最冷的一天,来看戏的都是过命的交情。”导演王子川的话剧《雷管》正在鼓楼西剧场上演,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冻跑坐满剧场的观众,这让负责该剧宣传的“石榴”格外感慨。应该说,正是越来越多的戏剧观众让王子川这样的年轻导演,可以凭借实力在市场上迅速“圈粉”,也让中国戏剧在过去一年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经典的怀里撒个娇
  以往说到《茶馆》,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京腔京韵、北京人艺,于是之、郑榕、蓝天野或是梁冠华、冯远征、濮存昕、杨立新,而在今年,有了更多新的联想。
  从2017年底李六乙导演的川版《茶馆》上演,到王翀的《茶馆2.0》,再到校园戏剧《新茶馆》和孟京辉的朋克版《茶馆》,以及北京人艺版《茶馆》,一年多的时间里五部截然不同的《茶馆》陆续上演,打破了人艺经典一枝独秀的局面,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经典改编最重要的是和当代的对话。几部剧中,除了《新茶馆》是对老舍原著的续写外,其他几部都是在老舍原著上生发创作。川版《茶馆》打破了人们对这部作品的一个基本认识,剧中人不再说北京话,为作品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与原著产生了间离;王翀的《茶馆2.0》将故事搬到了校园,词儿还是那些词儿,但讲的却是当下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孟京辉的《茶馆》则被解释为“这是一场关于老舍、裕泰茶馆、茶馆掌柜王利发和形色各异的茶客的时间之旅。这场旅程从清朝末年开始,横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这里、在此时结束。”
  孟京辉曾表示,这次改编是在经典的怀里撒个娇,言下之意大概就是让大家不必太敏感,不需要和经典版比出个高低。或许一直以来《茶馆》少有改编者,就是因为改编压力巨大。这些作品带来的冲击是有的,也伴随着各类质疑。但最重要的是终于有人愿意或者说是敢于动动经典了。中戏教授沈林在谈到经典改编时曾表示:“对经典最不好的一种态度是把它束之高阁,我觉得这样经典就不再是经典,而是标本了,就像博物馆里的标本,是死的。怎么样是活的呢?是要与作者进行对话,觉得和作者是有话说的,是亲切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绵延四百多年,生命力依然旺盛,跟无数后辈的改编息息相关。就如李六乙导演刚刚搬上国家大剧院的《哈姆雷特》,为这一年中国戏剧对经典的认识,画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VR或素人,戏剧无规范
  传统戏剧先有剧本后有戏,在国外这种规范早就被打破,在相对传统的国内戏剧环境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作品乐于尝试,跳出规范的圈子。
  导演李建军多年来一直都是个“圈”外人。他的作品往往都呈现出独特的质感,《狂人日记》那堆满碎石烂砖的舞台,在剧场里听收音机的《美好的一天》,在公交车上演出的《25.3km童话》……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演员都是素人,即没有演出经验的普通人。
  今年李建军的《大众力学》在乌镇戏剧节大获好评,其中的素人演员都是一些满怀表演梦想的普通人。该剧在北京演出时不仅收到了赞美,也受到了不少质疑。有人在感动之余,认为作品中推崇的朴素也是一种刻意,还有人发问:“这还是不是戏剧?为什么花钱买票来看戏,却看到‘抖音’一样的东西?”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讨论的是:剧场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剧场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见观众感受和导演的思考之间有着不小的“代沟”。不过,新的形式必然会遭遇不同的反馈,这也是做出新尝试的目的。
  中间剧场在今年下半年举办了一次“科技艺术节”,上演了多部极具科技含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值得称道的当属VR戏剧《蛙人》。所有观众都坐在舞台上,排成两排,时而看面前的演员进行简单的表演,时而戴上VR眼镜进到更丰富的影像空间。人们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转来转去,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中间剧场今年再度演出的《红兔子,白兔子》也不拘一格,全剧没有传统的排练,没有导演,每一位演员只演出一次,而在演出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构成了一次充满未知的戏剧游戏。
  越来越成熟的戏剧观众和戏剧市场,为中国剧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预见未来还会诞生更多更“出圈”的作品。
  城市热衷戏剧符号
  乌镇戏剧节对乌镇文旅品牌的影响肉眼可见,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戏剧,乐于将其作为一枚文化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常常被认为是有些小众的,但当它与城市生活发生关联时,就是在与大众建立联系,无论对城市还是戏剧都有利好的一面。
  在上海,今年第三次举办的“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成为一场城市的文化狂欢。15部中外优秀剧目、200场演出和衍生活动在上海新天地的各个区域接连上演,剧目类型涵盖装置巡游、多媒体浸没式舞蹈、创意物件剧、形体偶剧、默剧、街舞、世界舞蹈、京剧、昆剧、梨园戏、实景音乐演出、声音演出、戏剧、音乐舞蹈剧场等。最重要的是,戏剧不仅仅在剧场里封闭演出,还在公共空间呈现给更多路人,使得戏剧影响力更大。
  在北上广出现这样的戏剧节可能并不新鲜,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如合肥、武汉、西安也加入其中,用戏剧标注自身的文化特点。今年举行的西安戏剧节,历时四个月,以“城墙若是四面台”作为主题,用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0部剧目、50多场演出、70多场戏剧公演活动填满西安的春夏,把这座城市变成戏剧舞台。
  民营戏剧团体“至乐汇”负责人孙恒海曾说,“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张戏剧名片”。至乐汇推出的“一城一戏”计划为每座城市做一部戏,讲述城市的传奇故事,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他认为,一座城市想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向世人展示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人们将透过历史的、世俗的、商业的文化去品味,而能将这些表达融于一体的正是戏剧。一城一戏也许未必能实现,但开放的戏剧空间对城市文化生活而言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责编:吴亚雄、蒋波)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