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刘斐 余晓洁)不久前,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在基础科学研究上耐住寂寞坐了几十年冷板凳后,终于发现引力波信号。这激发了中国各界对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孰重孰轻的讨论。
“基础科学研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动机。”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4日在科技界首场小组讨论会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本身就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要实现三个目标,即:投入、产出体量与美国等科技先进国家相当;在众多主流科学演进路径中有中国科学家里程碑式的贡献;中国对科学发展有开拓性重大原创贡献,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重大源头创新工作。
李景虹期望,未来中国能长期持续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若看不到应用的前景就不搞基础研究,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没有创新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只有把基础科学研究做扎实,才能在日后把应用做好。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厚积,不能太急于求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表示,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前者很重要,但目前中国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因素还是蛮多的。
究竟是该国家层面自上而下促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还是科研人员与民众自下而上推动其进步?席南华认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负起责任,重视自己的研究,并亲身走出去呼吁、推动及科普。
叶培建表示,国家应引导并鼓励民众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并为之创造培育发展的条件与空间。
力争在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中国,期待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先进技术乃至颠覆性技术。
叶培建说,随着经济力量增强,随着人们对基础科学认识的提高,中国产生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成果的可能性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