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下水 可双向破厚冰实现非夏季极地考察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1 12:59 点击量:841 大
中
小
原标题 “雪龙2”号下水 可双向破厚冰
“雪龙”号有了小兄弟。昨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雪龙2”号,这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
此次新船下水后还将进入系泊试验和内部装修等,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
世界首艘双向破冰科考船
“雪龙2”号船体强度达到PC3级,为国际极地主流的中型破冰船型,且为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这意味着“雪龙2”在冰区具有更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将极大拓展我国的极地考察区域,并延长考察时间。
船舶设计船长122.5米,船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90人,能以2节~3节航速在冰厚1.5米+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
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
据介绍,“雪龙2”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
该船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
据了解,“雪龙2”是我国继“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之后的第四艘极地科考船,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 对话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何剑锋
“雪龙2”可实现非夏季极地考察
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备受关注。它有什么优势,对我国极地科考有何意义?昨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新建破冰船项目科考系统负责人何剑锋。
后续将进行安装调试和航行试验
新京报:“雪龙2”号昨日下水,这个时间节点有什么意义?
何剑锋:下水,意味着破冰船的船体已建造完成、推进系统等关键装备已安装到位,剩下的就是设备调试和内部装修了。“雪龙2”下水后还需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内装,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等,最后交付使用。
新京报:“雪龙2”号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何剑锋:“雪龙2”号最大的特点,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双向破冰主要提高了破冰船在冰区的灵活性和作业效率。破冰船在冰区掉头费时费力,双向破冰则可直接省去掉头过程。艉向破冰还能利用吊舱推进器把海冰推向两侧,通过当年冰堆积的20米高的冰脊,进一步提高了破冰船在冰区的活动能力。
已具备实施非夏季考察航次能力
新京报:作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设计过程中有哪些难关要突破?
何剑锋:“雪龙2”号作为一艘国际先进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其装备的考察设备远多于“雪龙”号,可从船舶内部进行设备布放的冰区月池系统等,也是第一次接触。
雪龙2有两个科考设备的集中控制点,一是物理实验室,所有航行过程中的自动观测数据汇聚在此,并实现集中展示和全船共享;另一个是科考集中操控室,船上所有作业设备在此操控。如何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合理布局和集成,并保证建造过程每个节点不出问题,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与设计院、船厂、监理单位等精诚协作下,我们顺利按时间节点推进了新船建造任务。
新京报:“雪龙2”号在极地科考中,有哪些优势?
何剑锋:我国现有依托“雪龙”号的南北极考察主要集中在夏季,因为夏季海面大面积消融,科考船有较大活动空间。“雪龙”号的破冰能力,即使在夏季,也无法自由深入北冰洋中心区科考。而且,仅有夏季考察无法满足系统了解极地海洋的需求。
比如,春季海冰消融过程和秋季海冰生长过程,是我们了解极地海冰变化最重要的过程。因而,对极地海洋的系统了解需要更强破冰能力的考察船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雪龙2”将在我国极地海洋科考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可拓展考察海域,同时除了夏季航次,我们也具备了组织实施其他季节考察航次的能力。
开展现场科考才能真正参与极地治理
新京报:进行极地科考,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何剑锋:南北极海洋是地球系统和全球事务的重要关注点。南极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潜在的巨型“粮仓”,北极航道开通和资源开发利用,也正在改变全球贸易和能源利用格局。
近年来,南北极治理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许多治理措施的出台,如海洋保护区建设等,都是以大量科学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作支撑,因而只有开展系统的现场科考,才可能获得极地话语权、真正参与极地治理。(记者邓琦)